家庭才是最好的学校

2014-05-06 06:34■鲁
人生十六七 2014年23期
关键词:升学率校车儿子

■鲁 稚

家庭才是最好的学校

■鲁 稚

当儿子才7岁的时候,择校和寄宿就成了让我纠结不休的问题。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儿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性,而我却把目标固定到一个狭隘的“升学率”上!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什么能够比这个目标更为重要呢?家庭才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场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它会让孩子内心安定,由此而获得力量。

2001年我们全家来北京,加入了北漂行列。

我们住在郊区。刚来时,儿子鲁鲁还小,只有4岁。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好不容易托关系进了区上的机关幼儿园,我们已经很满意了。上小学,又是好不容易进了师范附小,我们也是千恩万谢,再无其他奢望。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写教育方面的书,对教育的问题研究甚少,又因为不是本地人,信息也不灵通,于是无知者无畏,也无忧,以为将来孩子的学校教育,无非就是这样按部就班走下去。

在小区的公共活动场地散步时,我认识了好几个家长,他们的孩子都读二年级,和鲁鲁差不多大。家长相聚,话题总是离不开孩子。聊着聊着,我就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原来我所在的这个郊区,竟然没有一所好初中,升学率竟然是全市倒数的!

我很快就被家长们的焦虑所感染,因为我很快就知道了,就在我们这幢楼,有一户人家,为了让四年级的孩子读城里的好学校,已经将房子卖了,到城里租房住。还有一户人家,二年级的女儿是在城里一所名校读寄宿。她不仅享有更好的师资,而且已经拥有了海淀区的学籍,以后考初中就比我们更占优势。听别人谈论着某某名校如何如何难进,我心急如焚。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我及早觉悟了,不然儿子的一生岂不要毁在我的手里!

于是我开始考虑小升初的问题,尽管那时候鲁鲁才二年级!仔细想了一下,我不可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我只能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仅仅因为儿子要读好学校就到城里去租房,改变整个生活状况,这也不现实。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像邻居一样,送鲁鲁去读寄宿学校。

这个念头一产生,就不可遏制地生长起来。在此后的一长段时间里,是否去读寄宿成了我脑子里纠结不休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上网查阅学校资料,到论坛里去和别人讨论,还跟着邻居去她女儿的学校实地考察,搜集了一大堆应该送的理由,也搜集了一大堆不应该送的理由。从此我多了一块心病,总是在为儿子是否择校犹豫不定。

认真听我讲作文的鲁鲁

有一天,送了鲁鲁上学,推车在街上走,看到一辆校车,上面有很多孩子。突然就想到《阿甘正传》的结尾,阿甘看着儿子上了校车,就像当年他自己上校车一样。

我突然想哭。无论我们多么爱孩子,多么呵护他,总有一天他会踏上他自己的校车,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而鲁鲁的这一天竟是这么快就要来了。不知当他踏上校车那一刻,我是不是能够忍住眼泪。当我向他挥手以后,就是他独自去面对自己的世界了。

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残忍,又是多么愚蠢。只有当我真正感受到分离的感觉时,我才意识到,他还是那么弱小,他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负吗?在整个事情中,我所考虑的全都是“升学率”,而把“心灵”放在了如此次要的位置。我只是站在我这个角度,设计着他的人生,我考虑过他的感受吗?我真的能够安排他的人生?就像阿甘的妈妈所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儿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还只有七岁,他的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性,而我却把目标固定到一个狭隘的“升学率”上!

我突然之间就想明白了,我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孩子将来读哪一所学校,而是将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再来思考是否送儿子去读寄宿,似乎就很简单了。我发现,儿子留在郊区,留在我身边,也许成绩会稍微差点(也不见得一定就差),但他可以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享受我们的爱,心理上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情绪会更稳定,心理会更健康。

没有哪个学校会比家庭更有爱,没有哪个老师会比父母更爱孩子,爱本身就是人性最基本的教育。很多人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不仅谈不上事业成功,谈不上人生幸福,甚至成为社会的祸害。这往往都是因为幼年时期爱的缺失造成的。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什么能够比这个目标更为重要呢?从这个意义来说,家庭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场所。

其实,从小到大,鲁鲁就没有离开过我,从小都是我们亲自抚养的。这样一个相濡以沫的过程,使得我们彼此之间感情深厚。而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使得我们有着很好的沟通和理解。这种关系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我想他会内心安定,由此而获得力量。

即使从知识的层面来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这本身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往往是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智慧。孩子每天耳濡目染,实际上就是在学习。这种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学习,是学校整齐划一的正统教育所不能提供的。

现代的学校教育,相当于大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是批量制造人力资源的行业,其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抑制个性的地方。学校教育不可能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必要在学校之外接受真正的个性化教育。这个教育靠谁来施行呢?谁能教给孩子们真正的人生知识、社会知识?当然是家长。父母必须负起教育的责任来。我们理应把家当成最好的学校,把饭桌当成最好的课堂,让孩子在家庭这个最安全、最真诚的环境里,接受最适合他的教育。

固然,养育孩子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但其中也充满着无穷乐趣。现在当我翻看前几年的日记,发现我们竟然探讨了那么多的问题,有自然的、心灵的,也有艺术的、情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增长了知识,也获得了启发。和孩子在一起,绝不只是孩子一方受益,我们各自都像一盏灯,在点燃别人的时候,也照亮了自己。从这个意义来说,家不仅是孩子的学校,也是父母的学校,我们都在其中成长,最终都硕果累累。

最近几年我出版的家庭教育著作,大部分的感受都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随心写出好文章》一书,更是我和鲁鲁共同创作的一本书。我在指导他写作文的过程中,自己也更深地理解了什么是写作。而他在与我的交流中,也加深着自己的理解和锻炼。现在,鲁鲁已经上了高中。他也发表了一些文章,获得一些奖,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将要出版了。更重要的是,他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有一段自省的时间,心灵便能够沉静下来。有了这样一个习惯,无论他将来走到哪里,我都放心了。

猜你喜欢
升学率校车儿子
打儿子
坐校车
未来的校车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