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嫄嫄
近日,棱镜门事件的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又有新爆料——英美间谍不仅监控全球通讯网络,也进入虚拟世界,套取游戏玩家的资料。
斯诺登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政府通讯总部担心,恐怖分子可能通过线上游戏进行沟通,因此潜入包括《魔兽世界》和《第二人生》等知名网络游戏。这是自棱镜项目曝光以来,斯诺登爆出的最为奇特的监控项目。
从专业情报人员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网游之所以比单机游戏更为吸引玩家,是因为它带有极强的社交性。在网络世界中进行社交是很多玩家的客观需求。除了网游之外,还有很多基于网游需要的社交聊天软件,也有着非常可观的流量。例如,国内有一款专门为网游设计的语音聊天软件“YY语音”,其在线人数超过1000万,注册用户3.5亿。对于情报机关而言,如此庞大的社交群当然是值得关注的信息来源。因此,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是情报机构的必然行为。
除了通过监控网络游戏来获取情报之外,情报机构或者恐怖组织还会利用网络游戏来招募线人,甚至可能自行制作网络游戏来宣传自己的理念,以达到另类招聘广告的目的。
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很多网游的虚拟货币具备非常强的套现能力。这也给了情报机关或恐怖组织一个很好的金融工具,他们可以利用虚拟货币的交易来规避资金的核查,以免银行记录暴露自己的行动情况。
间谍如何潜入网游世界
斯诺登爆料之后,作为网游监控事件的主角之一,《魔兽世界》开发者暴雪娱乐公司立刻表示,他们从未允许美国国安局和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在游戏中收集情报,也不知道它们的监视行为。
这种声明的目的是撇清自己与此事的联系。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斯诺登泄密的情况并未对美国国家安全局造成道德困扰。对于任何情报机关而言,搜集情报是天经地义的,即便不择手段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美国国安局的行为一直处于美国法律的边界之内,这就是为何在国会听证会上国安局负责人敢于反驳质问者的言论。
然而,作为网络游戏运营商这类的商业机构,保护客户隐私是其义务,无论泄露隐私的对象是谁,都是对客户权益的侵害。因此,他们必须第一时间撇清与情报机关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在这场风波中遭受损失。
从技术角度来看,也许网游公司与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从现在公开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特工人员在网游中卧底的问题。国安局担心,这些网游中的封闭聊天系统,被恐怖分子用于传递信息。也就是说,特工本身就是网游中的玩家之一,他们潜伏在游戏世界中获得情报,这是非常典型的人力情报。
这似乎不是国安局一贯的手法,作为世界上最强的信号情报技术单位,国安局浪费大量的人员在玩游戏方面有点不可思议。他们更可能采取技术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制造专门的网游外挂,控制多个僵尸账户来搜集情报。他们会研发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同时用不同的账户登录网游,然后自动在游戏中参与任务,以及与其他玩家聊天。在网游世界中,这种程序被称为外挂。
为避免外挂泛滥而影响网游的盈利,运营商会定期对外挂程序进行一定的清除。这些外挂都是利用网游的漏洞而存在的程序,而寻找系统漏洞正是国安局的强项。他们制造的网游外挂,即便是公司本身也很难防范。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确实也存在很多技术缺陷,可供黑客利用。以国安局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大部分网游服务器,这甚至无需网游供应商的配合。
发展线人也是控制网游的关键
除了监控网游世界中的言行之外,斯诺登还爆料称,美国情报机关在网游世界中发展线人。尽管媒体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种线人发展方式毫无效果。然而,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发展线人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是百分之百有回报的。事实上,有关如何管理及发展线人,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情报行为。
无论是谍报事件,还是刑事案件的侦破,有效的线人往往能够成为关键性的突破。早在“9·11”之前,美国境内的极端组织曾对世贸大楼实施了一次炸弹袭击。当时,联邦调查局(FBI)竭尽全力,却一直未曾获得突破。最后,一名曾经在埃及情报机关工作的中东移民,成为联邦调查局的关键破案线索。
这个名叫萨利姆的线人,为FBI提供了关键的线索,并且成功阻止了下一次的袭击。在萨利姆的帮助下,FBI不仅成功抓获了主谋拉赫曼,还捣毁了一个炸弹制造工厂,将12名炸弹制作者和自杀袭击者抓获。听起来,这是个非常圆满的结局。然而,萨拉姆这位关键的线人一开始却并未获得FBI的信任。
刚刚进入美国,萨利姆就被吸收为线人,每周获得500美元的补助,负责提供中东社区内极端分子的线报。萨利姆是非常出色且有工作热情的人选,但他被FBI解雇了,因为他的背景过于复杂,且在测谎中表现异常。FBI认为这个线人不可靠。在他被解雇之后7个月,世贸大楼发生了爆炸。尽管此前萨利姆仍旧向FBI发出警告,却未受到重视。
当FBI想重新起用这名线人的时候,萨利姆提出的条件变得苛刻。因为他知道爆炸案发生后,FBI的压力无比巨大,而自己掌握了关键的线索。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FBI最终付给他150万美元的酬劳,以及负责为他提供安全掩护身份和新的住所及其他保护措施。
调查这次恐怖袭击案件,执法的总成本达上亿美元,爆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亿美元,造成了5死七百多人受伤的惨剧。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如果当时联邦调查局继续雇佣萨利姆,那么7个月的线人费不过区区14000美元而已。
这被视为发展线人的典型失败案例。事实上,任何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先均能获得一些消息。这需要足够多的线人提供各种情报,情报机关才有可能如拼图一般,将未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全貌拼出。
此后,美国情报界开始谨慎对待所有的线人,即便这些线人看起来不那么可靠。这也就是国内情报界所谓的“广播种,深耕作”的模式。
在网游世界中发展线人,不仅是广播种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一种所谓“伪旗”的招募方式。线人招募者伪装成另外一个身份去接近线人。例如,车臣人未必愿意为俄罗斯情报部门提供情报,但是他们很可能对巴基斯坦的情报人员敞开心扉。那么,俄罗斯军情部门可以设局使这个线人相信,自己正在和巴基斯坦的情报机关合作。在网游世界中,这样的设局更容易完成。当然,未必需要如现实招募那么复杂。网络世界的交谈只要在口音和环境资料不要出错,那么情报人员很容易将自己伪装成任何地方的人,与目标线人进行沟通。
网游的宣传力量
2005年,美国陆军推出了一款自行研发的电脑游戏《美国陆军》,希望通过这款游戏向美国年轻人传递陆军的正面信息,以及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军事训练和战斗的快感。这相当于一个游戏类的美国军队征兵广告。据说,这款游戏推出之后,广告效果相当不错。
2012年,中国南京军区与一家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光荣使命》的国产军事游戏,希望通过游戏来提高中国军队的整体形象,以及作为训练手段给基层官兵进行战斗模拟。这款游戏在国内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确实为玩家提供了了解和学习解放军步兵武器应用,以及基本战术的途径,有效提高了解放军在年轻人中的形象。
并非只有军队对游戏善加利用,恐怖组织也同样喜欢利用游戏来传递信息和宣传理念。美国国防部的一名官员称,美国公司制作的电脑游戏一直风靡全球,但那些游戏制作者却不知道,他们设计的电脑游戏正被“基地”及其他一些恐怖组织用来招募年轻恐怖分子。
2006年,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时,美国国防部官员戴维宁透露,“基地”曾经利用美国的电脑游戏作为宣传和训练手段。美国游戏在海外发行后,“基地”组织以及其他恐怖组织对游戏进行了部分修改,以用于加强年轻人对美国的仇恨,吸引他们加入恐怖组织。在游戏中,主角被改变为其组织中的“英雄”,而美国军队则是敌人。这很可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战地》系列游戏,这款游戏因为使用了开放性的平台,所以非常容易被改造成各种次级脚本。
除了改造游戏之外,“基地”在2006年也推出了一款自己原创的游戏《追杀小布什》。在这个游戏中,玩家要首先完成6项追杀一些布什模样的士兵的使命,然后在某个沙漠地区执行其第7项使命:“杀死”一个像布什的人。圣战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贯穿于整个游戏中。
在这个游戏中,小布什被“基地”战士杀死,现实却是本·拉登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干掉。巧合的是,在刺杀本·拉登的行动展开前,美国EA游戏公司推出了一款《战地》系列游戏。这款游戏的结局是美国特种兵杀死了本·拉登,不到半年他真的死了。
(王亚恩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责编: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