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文
均衡发展才可减择校热度
■袁新文
袁新文,北京,媒体工作者
日前,北京市宣布拟从2014年起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19个大城市应当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方案。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鸿沟,使得家长们择校热度不减。择校途径五花八门,家长热捧导致天价学区房,人为制造新的“就近入学”。择校的狂热甚至从中小学蔓延到幼儿园,很是耐人寻味。当然,学区房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毕竟是少数;海外择校也是有权有钱者的游戏。普通百姓的子女依然只能望名校兴叹。
专家表示,择校现象属社会越轨行为,其三大危害不容忽视。首先,“择校”违背了义务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从而引发种种招生乱象;其次,引发不规范办学行为,一些所谓的“好学校”为了多招收择校生或“好学生”,将部分“优生”集中编入“火箭班”,配备好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甚至不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削弱音、体、美、劳、德教育,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择校”进一步拉大各校生源和经济收入的差距,挫伤了非重点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从而加剧了薄弱校的办学困境,使得教育资源不均衡程度进一步扩大。而在教育资源一时难以均衡的情况下,要想缓减“择校乱收费”问题,须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铁腕”加以治理,并组织发改、物价、审计、纪检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督促学校坚持国家“就近、免费”就学的原则,实施“阳光招生”,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特别是要严管那些大量招收“片外生”的学校。
其实,择校问题说到底还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惹的祸。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语境下,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是由于学校布局、就近入学范围与公众就学期望值不一致,优质教育尚属“紧俏商品”,根本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无法阻挡千千万万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隐形择校屡禁不止。
虽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教育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用好教育投入比实现教育投入目标本身更重要。这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审计,避免教育投入经费跑冒滴漏;也要防止教育经费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如果说大学有重点非重点之分的话,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应有好坏之分。在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上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防止“名校更强”、“弱校更弱”。
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与教育部门要特别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但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并不愿意大规模投资薄弱学校建设。因为名校基础本来就不错,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见影,容易出成绩,而薄弱学校投入欠账太多,见效比较慢。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由于名校与薄弱学校投入、发展不均衡,形成薄弱学校门可罗雀、名校人满为患的教育失衡局面。
虽说不少地区启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名义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既有硬件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而一些地方谈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多像肯德基开店一样,倾向于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软件配置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软肋。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单一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与事业发展环境也不一样。学校对优质师资多采取保护措施,甚至到处挖师资。造成师资流动困难,这也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一大壁垒。由于校际差异,优质师资难以向薄弱学校倾斜,形成了薄弱学校缺生源,“名校独大”的局面。
对此,学校有私心,但政府决不能有私心,听任教育失衡加剧。而要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上一碗水端平。如果政府热衷名校建设、忽略薄弱学校发展,教育失衡局面还会愈演愈烈。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提出,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是,还应该看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普及义务教育的奇迹已经实现,下一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奇迹,需要拭目以待。如果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孩子在家门口有好学校上,还有多少人削尖脑袋为孩子择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