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王新婷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1、综合治疗室2,陕西 西安 710061)
·护理·
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
杨洁1,王新婷2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1、综合治疗室2,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护理,观察组则以强化心理干预的方式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综合生存质量中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64±3.82)分、(56.07±4.72)分、(53.19±4.04)分、(48.10±3.35)分及(51.73±3.76)分、(53.20±4.38)分、(50.45±3.84)分、(46.31±3.10)分,心理状态评估结果中焦虑和抑郁阳性率分别为61.90%、83.33%及54.76%、73.81%,睡眠质量评分中6分及以上者比例分别为26.19%及19.05%,其评估结果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且均好于本组患者干预前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其更有助于患者基础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全面改善。
强化心理干预;抑郁症;综合生存状态;影响
抑郁症患者持续心境障碍的特点造成其生存质量处于极为低下的状态,其中日常工作、社交及心理、休息等均是受疾病影响较为突出的方面,患者上述指标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因此对其改善的必要性较高,同时也是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1]。近些年来,临床中对于强化心理干预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多,但是对其在患者综合生存状态改善中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中我们就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1~56岁,平均(33.3±5.7)岁;病程4.0~98.0个月,平均(55.3±6.4)个月;抑郁程度中轻度15例,中度15例,重度1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2~57岁,平均(33.4±5.5)岁;病程4.0~99.5个月,平均(55.5±6.2)个月;抑郁程度中轻度15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构成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抑郁症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药物服用督促、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及知识宣教等,同时注意对患者进行病情变化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强化心理干预,强化干预过程中不仅仅加深了干预的深度与扩宽了干预的范围,而且加强了干预的频率。首先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与细节,然后根据了解评估所得的问题进行护理,在沟通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其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沟通方式与心理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将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也进行全面及细致的评估,并在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其心理方面的波动,然后根据其波动随时改进心理干预方向与细节,以使之适应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需求。此外,注意引导患者进行疏导需求方面的沟通,即引导患者积极寻求心理疏导,并全面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及其他干预,从而形成心理疏导的良性循环。同时,不仅仅采用单一的访谈式心理疏导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而且要采用多形式多样化的疏导方式进行干预,即采用小册子、影像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从患者的兴趣点入手,针对性选取干预方式,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并提升其效能感。此外,除从患者入手外,还要需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引起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将沟通得到的知识点融入到护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指导与培训,使其在日常陪护过程中能辅助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不良心理方面的疏导,从而实现全面多方位干预患者抑郁情绪的目的。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综合生存质量中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①生活质量以GQOLI-74量表进行评估,经验证适用于我国临床各个科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其共包括74个评估问题,涉及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以分值越高表示状态越差[2]。②心理状态采用HAD心理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评估分值均以7分及以下表示阴性,8分及以上为阳性,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心理。③睡眠质量采用AIS睡眠质量标准进行评估,包括对患者睡眠状况的8个相关指标的评估,每个指标的评分范围为0~3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24分,3分及以下为无睡眠障碍,4~5分为可能存在睡眠障碍,6分及以上为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肯定存在失眠状况[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年龄、病程、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性别、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等方面的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GQOLI-74量表各个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本组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物质生活状态56.67±4.28 53.58±3.84 51.77±3.49 56.65±4.29 48.10±3.35ab46.31±3.10ab时间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社会功能61.45±4.25 58.53±4.13 56.73±3.90 61.47±4.23 53.64±3.82ab51.73±3.76ab心理功能66.37±5.15 63.43±4.95 60.75±4.85 66.39±5.14 56.07±4.72ab53.20±4.38ab躯体功能61.32±5.84 58.48±4.97 56.37±4.45 61.37±5.82 53.19±4.04ab50.45±3.84ab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AD心理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和本组干预前(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AIS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和本组干预前(P均<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例(%)]
抑郁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持续性心境低落,其对患者的生活积极性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产生自杀的想法,因此危害较大。此外,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本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同时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因此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干预需求与干预程度均进一步提升。而除外药物及其他治疗性干预手段外,心理干预措施是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4],但是其对此类患者持续低落心境状态影响程度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因此对此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仍相对较大。强化心理干预是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进一步“细致及优化”处理方法,其不仅仅进一步地强化了原有心理护理措施,且对影响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也纳入干预范围,同时进一步强化干预的深度,故效果也更为明显。
本文中我们就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并与常规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量等几个有效反映患者综合生存质量的方面,结果显示,强化心理干预的患者上述方面改善幅度均更大,说明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均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这些均是保证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而这些均与强化心理干预针对性及扩展性干预的特点有关,其更深程度且更广范围的干预对于患者的低落心境改善效果更为明显[5-6]。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强化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综合生存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患者休息、基础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全面改善。
[1]蒋庆飞,王卫平,胡美玉,等.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行为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6):878-880.
[2]师玉红,张立新.门诊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抑郁症相关慢性病应对行为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05-2406.
[3]孙萍琴,杨永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5):100-102.
[4]Bernik M,Sampaio TP,Gandarela L.Fibromyalgia comorbid with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combined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13,17(9):358.
[5]蒋燕,王宏刚.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3,26(1):35-37.
[6]宋丽,余学,张慧芳.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51-53.
Influence of strengthen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living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YANG Jie1,WANG Xin-ting2.
Out-patient Department1,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Room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Xi'an City,Xi'an 710061,Shaanxi,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en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living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Methods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1 to March 201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which were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nurs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 mod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ursed with strengthen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n the comprehensive living quality,including life quality,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leep quality,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The life qualit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first and third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were(53.64±3.82),(56.07±4.72),(53.19±4.04),(48.10±3.35)and(51.73±3.76), (53.20±4.38),(50.45±3.84),(46.31±3.10),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sychological state were 61.90%,83.33%and 54.76%,73.81%.The rates of sleep quality score≥6 were 26.19%and 19.05%.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en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living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s more active,and it 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basic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Strengthen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Depression;Comprehensive living conditions;Influence
R473.74
A
1003—6350(2014)08—1234—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80
2013-08-28)
王新婷。E-mail:7041102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