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与管理

2014-05-05 02:16赵志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期
关键词:知晓率证候体质

赵志英

(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北京 102100)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与管理

赵志英

(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北京 102100)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与管理方法。方法12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均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化裁及非药物干预,治疗时间均为15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值)、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体质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功能、EF值、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改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与管理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防治的有效方法。

心肾阳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真武汤化裁非药物干预管理

现今临床,心力衰竭治疗策略已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1]。笔者应用真武汤化裁、非药物干预治疗管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延庆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20例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判定标准参照文献[2-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5],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参照文献[6]。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72.32± 12.11)岁;病程(10±3.4)年;冠心病30例,肺心病10例,高心病15例,扩心病3例,风心病2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8例,初中以下12例。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72.28±15.63)岁;病程(11±2.8)年;冠心病26例,肺心病12例,高心病16例,扩心病2例,风心病4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5例,初中以下1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1)对照组入选患者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制定《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之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2)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化裁及非药物干预方法。药物组成:制附子15 g(先煎),人参30g,茯苓20g,白术15g,白芍10g,生姜6g,葶苈子15g,泽泻10g,桂枝10g,丹参20g,山茱萸肉15g。水煎服,每日1剂。非药物干预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养生、健康教育、基本膳食指导、心理疏导等,两组皆治疗15周后进行疗效统计。

1.3 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喘憋、心悸等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值)、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及体质评分变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拟定。(1)心功能疗效判定:按NYHA分级方法评定心功能疗效,显效为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为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为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为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显效为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70%;有效为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0%,>30%;无效为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加重为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3)中医体质判定依据王琦教授体质评分法[6-7]。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n)

2.3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EF值比较见表4。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EF值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EF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EF值比较(%,±s)

表4 两组EF值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60 35.38±2.91 50.32±1.75*△对照组60 35.40±3.15 42.26±3.45*

2.5 两组治疗前后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情况比较见表5。治疗后治疗组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5 两组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情况比较(n)

2.6 两组体质情况变化比较见表6。两组治疗后体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体质情况变化评分比较(分,±s)

表6 两组体质情况变化评分比较(分,±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60 43±12 40±13对照组60 44±11 42±12

2.7 不良反应全部病例均完成疗程,无中途停药者,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一难治性疾病,属中医学“喘证”、“水肿”等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肾虚衰、瘀阻血脉、水液潴留,属心肾阳虚、瘀阻水泛之本虚标实证。临床单用西药,特别对心肾阳虚、瘀阻水泛患者,不仅起效慢,症状、体征不易消失,而且缓解期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复发,基层心衰患者缺乏规范管理。笔者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真武汤化裁、非药物干预,并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真武汤以制附子、人参温阳、益气;茯苓、白术、生姜健脾、利水;白芍养阴;丹参活血通络;葶苈子、泽泻利水消肿治其标;桂枝辛温通络、温阳化气;山茱萸肉滋阴以助阳气的生成,诸药合用使心气充,肾阳复,络脉通,水肿消,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浮肿诸症自消。药理研究表明,以上药物具有强心、利尿,改善冠脉血流量及血黏度的作用[8-10]。基层患者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掌握差、医嘱执行率低,采用非药物性干预,开展中医辨识养生、健康教育、戒烟、限盐、控制体质量、心理疏导等全方位干预,治疗组在知识知晓率、改善行为执行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非药物干预,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该人群有效,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之一。王琦[6]认为体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治疗前后阳虚体质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中医体质辨识基于百姓生活起居进行养生,可传授力所能及养生保健技术,为患者喜闻乐见,增加患者依从性,可作为社区慢病管理技术之一。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能有效改善预后和转归。而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融入,为心衰治疗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

[1]蔡少杭,陈晖,刘雪娜,等.强心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188.

[2]颜红兵,柯元南.美国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0.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4]史载祥.现代中医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6]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1.

[7]任小娟,王琦.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研究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30(1):1-2.

[8]郑曙云,徐建国,赵振中.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8(5):35.

[9]刘毅.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52.

[10]Rocco TP,Dilsizian V,Fischman AJ,etal.Evaluation of ve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NuclMed,1989,30(7):1149-1161.

R541.6+1

A

1004-745X(2014)01-017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1.095

2013-03-21)

猜你喜欢
知晓率证候体质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