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对教师进行再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选取了校本培训这一方式,从校本培训的优势及劣势两个角度进行了客观分析。
关键词:校本培;优势;劣势;国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71-01
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提升办学标准的有效途径。使教师的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就必须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提高教学技能、加快专业成长也是广大教师的真实渴求。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集中培训、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送教下乡就地引领乡村教师参与培训以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手段的“网络培训”等,究竟哪种培训方式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师的发展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呢?我认为是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规划指导下,由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的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校本培训优势
1、较之国培,校本培训更能提高教师发展的实践操作能力。2014年,“国培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培,包括在线文本学习、视频讲座、专家的在线答疑、教师间交流互动等方式,引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网络培训虽然信息量大,能让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理论支持,而校本培训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是独具魅力的。网络培训无论有着多么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多么丰富的培训资料,提供的内容总是与教育实际有差距的,总会存在着与教师教学实际脱节的现象。校本培训的“先行而后知”的思维方式,是以实践作为支撑,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成长,更能培养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把“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命题,在网络研修过程中做重点研究,研修中,网络研修平台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解决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对于指导教学实践,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校本研修就能够避重就轻,发挥其优势,教师们可以结合理论指导及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2、较之国培,校本培训的培训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网络培训相比,校本培训可以不拘一格,采用的方法及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更为灵活。如: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举办短期培训班、反思性教学、课题带动法等等,都是较好的校本研修方法。而国培呢,主要是以“活动开展——被动接受”的形式开展的,虽然培训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但是,却不能及时交流反馈,教师的思路时常被某些外在因素打断,无法进行有效的探讨与研究。如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的磨课活动,每位成员都针对这课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评,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探讨,更无法指导实践。但是,校本研修却是可以做到的,每位教师针对这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讨论,最后拿出最佳方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难题,还可以集中再次进行的讨论研究。这样,反复锤炼,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3、较之国培,校本培训更能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强调的是教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是主动交流的参与者。校本培训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校本培训的参与者都是来自学校内部的教师,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更容易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实践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更能激发教师们的创造性。网络培训,多是教师们的被动参与,参与热情可谓一般,评价尺度是统一的,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参与培训,效果可见一斑。
二、校本培训的劣势
1、容易导致自我封闭。众所周知,校本培训实质上是培训者之间进行信息及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培训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闭关自守”的后果。不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先进经验的分享及交流,“信息阻塞”,“活水”无法流入,造成教师眼界狭窄、踯躅不前。
2、研发能力有限,使得校本培训无法长效开展。若想校本培训长期开展下去,就必须面对熟知教师培训需求、创新培训模式、评估培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就我国中小学现状而言,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学校少之又少。因而,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仍旧停留在效仿其他学校或是停留在较浅层次地现状,这就违背了校本培训的初衷。
3、不利于调动参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课堂中缺少参培教师的参与,他们的心理容易疲劳,因而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调动。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参加培训产生反感。
4、忽视了参培教师的个性差异。参培教师有着千差万别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素养,也就是有各自不同的理论需求,如果我们仅仅要求他们被动地接受培训者预先安排的同一内容,那么对多数参培教师而言是不公平的。
总之,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位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希望未来的教师研修之路,是以“网络研修”为引领、以“校本研修”助巩固、以“同伴互助”促提高的一种新兴之路。教师素养真正提高之日,正是中国教育走向振兴之时。(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2206)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 《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2] 崔允淳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9.
[3] 熊 焰 试论教师专业化与校本培训[J]. 《课程·教材· 教法》,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