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2014-05-04 15:51袁梓贤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

摘 要: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界,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哲学家,应当首推海德格尔。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也正是那个时代哲学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学的缩影。前期海德格尔通过他的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而本书中海德格尔对于“死”的理解是极富创造性和独特性的,海德格尔所讲的存在主义往往让人从中品出人生哲理,也正因为此。本文试图透过《存在与时间》一书,厘清其提出死亡概念的逻辑路径,并针对为何选取“死”这一维度来探寻“此在”与“存在”建立时间关系进行一些讨论。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死;此在

《存在与时间》是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前期思想的代表作,它发表于胡塞尔与他的学生们一起创办的现象学学术刊物《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上。海德格尔原计划是将它分为两部分,每部分三单元,共六单元。但由于需要评马堡大学正教授的职称,故而只写了第一部分的前两个单元便仓促出版,之后又由于思想的转变以及其他原因未能续写,甚至他原本打算在正式提出他的基本存在论之前批判胡塞尔现象学的部分也没有加入,因而通常被认为是一本“缺头少尾”的著作,但正如海德格尔在第七版中所说,“《存在与时间》不因其思想转变而失效,存在问题依然值得人们深思”。全书是在现象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脱离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为传统形而上学所忽视的存在问题的一次全新的考察,其中海德格尔对“死”的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引人深思的。下面笔者将对海德格尔引入“死”这一概念的逻辑顺序和“死”在海德格尔前期思想中的意义展开描述。

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中以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方法为基础的存在论,提出了“存在(sein)”、“存在者”和“此在(dasein)”三个概念。“存在”是“存在者”去存在的表现,能够去存在(即“能在”)的只有“此在”。“此在”拥有“去存在”属性和“向我来”属性,若“此在”坚持自身的“向我来”属性去存在,那么“此在”的“存在”就变得“澄明(lichtung)”,这时“此在”就处于“本真状态”这一理想的境域中。

然而,实际状况往往相反,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性是“烦/牵挂/操心”(Sorge)。这是一种对“生存”的畏惧、对“可能性”的畏惧、对脱离“常人”号令的畏惧。海德格尔说,“烦,是此在对于生存的承受和开展,本性上牵挂未来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着“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的负担,逃避存在而沉沦于世”。正是这种本性,使“此在”自始沉沦。“此在”在这种“沉沦(Verfallen)”的“非本真状态”中,在面对多重可能性时,受其他共在影响被提供的一种应然的、应许的、现成的可能性。“此在”通过听从“常人”的号令使自己免于承担责任,但“常人”永远不会为“此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此在”不这样认为。“此在”就在“沉沦”的引诱作用和安定作用下麻痹自身,免于“此在”面对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的、逃无可逃的虚无时产生出的那种“畏”的情绪,自身的“存在”,或者通俗地讲,自身的存在价值,也由此被“遮蔽”了。

正因为此,海德格尔提出“死”的概念,将“此在”的存在纳入时间的轨道进行考量。关于死亡,海德格尔说:

1、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包含有一种它将是的“尚未”,即始终悬欠在外的东西。

2、向来尚未到头的存在者的临终到头(以此方式提尽悬欠)具有不再此在的性质。

3、临终到头包括着一种对每一此在都全然不能代理的存在样式。

也就是说,第一,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在世”状态下永远处于尚未完成的、悬欠的状态。第二,“此在”的死亡是“此在”的终结而不是“存在”的终结。第三,“此在”的死亡是无法体验且无法代理的。

海德格尔分析死亡,是为了唤醒沉沦中的“此在”,而这种方式,就是“向死而存在”,海德格尔说,正如只要此在存在,它倒始终就已经是它的尚未,它同样也总已经是它的存在。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中介存在。死亡是一種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刚一降生,人就立刻老得足以去死”。

海德格尔选择“死亡”这一现象来唤醒“此在”,是因为“死亡”的特殊性。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去存在”,就会在“去存在”的过程中遇到无限多的可能性,面对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进入“非本真状态”去“沉沦”于“常人”来逃避可能性,规避责任。但是,唯独死亡,是虚无的又是实在的,是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的,是可以侥幸回避但最终逃无可逃的,在时间层面上,死亡是最必然的可能,又是最可能的必然。死亡是“此在”无法通过任何方式“逃避”,或者换一个不恰当的词,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解脱”的时间上的可能性与时间上的必然性的综合。正是由于死亡这一独特的性质,海德格尔希望通过“死亡”来唤起此在的“畏”,通过“畏”来唤起“此在”的能在,从而使此在从沉沦当中醒悟。

参考文献:

[1]《存在与时间》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 陈嘉映、王庆节合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2]《海德格尔传》 张祥龙 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西方哲学史》(八卷本) 叶秀山、王树人 总主编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西方美学史》(七卷本) 蒋孔阳 朱立元 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向终结存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 张志伟 《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

作者简介:袁梓贤(199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
论海德格尔对实在性问题的存在论分析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开端的不可预思——谢林与海德格尔哲学的关键形象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施特劳斯论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现象学为何应是解释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探索
海德格尔的《建筑·居住·思想》
论海德格尔真理观与王国维诗学性向的互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