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奎 占建才
[摘 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历史为平台而展开,呈现出的是一部近现代爱国主义的史诗,其课程教学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就今天来看,无论是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还是学生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为此,就必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渗透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并辅之以爱国主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爱国主义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31-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因此,其课程教学承载着众多的教学目标,既要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发展地看待人类社会的过去与现在,掌握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方法。但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具备健全的人格,从而使教育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在众多教育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统领作用,它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灵魂。
一、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必需
(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对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形成高度共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纵观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如孙中山所慨叹的“一盘散沙”的政治局面。中国人经过持续不断的“合为大群”[1]的努力,实现新的政治架构和经济重整,进行社会建设和文化运动,才使中国拧成一股绳,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爱国主义在其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它是民族觉醒的催化剂和黏合剂,它把56个民族、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民族国家的名誉下,组建起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权。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它可以将自己的建筑深深植入这片土地,然而,它要将自己深深嵌入人们的心中,需要的却是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的是在危难时刻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之贡献的一种信念。当我们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时,它的问题总是一抓一大把。古往今来,恨这个国家有时看上去比爱这个国家有更多的理由。然而,爱国主义却在中国生生不息,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生活在中国相当黑暗的年代,爱国主义保护了中华文明。
环顾当今世界,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爱国主义都是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就拿美国来说,其爱国主义搞得最厉害、最彻底:移民入籍必须宣誓效忠美利坚,发生战争必须站在美国这边,背叛国家的人将被无情清除。相反,很多新兴国家倒在社会转型的路上,国家凝聚力被销蚀,“祖国”的概念被冲淡。而在我们国家,爱国主义正遭受冲击:有些人迷恋“普世价值”,一心要当“世界公民”,却忘了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解构、分化中国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尤为突出。甚至有这样一种恶劣的倾向:要骂中国,怎么骂都没关系、没问题;要骂美国、骂西方,那一点都不行。这种“逢中必反”的倾向,显然是对国家民族的背逆。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潮,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社会的团结稳定,涣散着国家的凝聚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连的。”[2]而在全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国网络一代,更容易对西方产生好感,对国家的忠诚度退居其次。这就使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其特定的教学对象而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个人良好发展的条件
“历史教学的真谛在于教人如何做人”。教育理所当然的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世界观开始形成,但不稳定,思想波动较大,他们迫切地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并对社会的各种现象、事件、人际交往活动开始进行自身的独立思考,但又缺乏足够的参照系,是一个敏感而又相对脆弱的时期。历史学习能满足人内心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了解自己人类的历史,总是会问‘我们是怎么回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种内心对于时空的渴望能填补对于生存环境的恐慌。”[3]历史也就于此呈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和了解历史带来的跨度感能在很大限度上拉长人们对生命的态度,使学生对于人类和其自身有较大的自信。历史学习还能给学生带来文化境界上的冲击。史学比起文学创作来,少的是构思的想当然,少的是呼应式的完美,多的是真实的沧桑,沧桑中包含的无奈。学习和认识历史,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阅历,使平凡的小人物,甚而是没有人生经验的学生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接纳和改造生活, 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为现实生活提供指导,从历史与现实中完成自我教育和发展。也就在这些层面,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对于自身民族有更多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明晰自己的社会界定;能有效区分是与非,分清丑与美,具备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不可或缺。
二、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可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选择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教师要深刻领会在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自己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教育这个行业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一件件物化的商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需要吸取知识和进行人格塑造的学生,这就对教师调高了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职业而存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求有崇高的奉献;它需要教师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用自己的灵魂来雕琢自己的作品,把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传导给学生,洗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学生在纷繁的社会中找到人生方向,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唤起自己的责任感和学生的豪情。这样教学才会具有意义,才会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离开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宏大的主题,离开了核心人文精神的弘扬,如果在教学中单单教学生如何多记住几个历史事件或者多记住几个历史人物,这很大程度上就仅仅是一系列历史知识的堆积,而不是人类长期构建的有血有肉的文明大厦,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因而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这份职业始终心存敬畏,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钻研大纲,认真备课,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素。
其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与修养,用自身来影响教育学生。教师需要熟读历史,驾驭史实,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生命力量不断提升与充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历史捋顺、讲通、激活,而不是用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知识点去填充课堂;需要采取多元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颖鲜活,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内容不少是来自于社论、领导人的报告以直接阐释现时代,往往显得庄重严肃,如何让自己的述事说理力度强劲有力,而又不至于过分峻严,让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情操的陶冶?这就需要老师的主体性创造。教师教学既可以庄重严肃,以体现其崇高和神圣,也可以诙谐有趣,寓理于诙谐幽默,于日常情事,于平凡处以平实和真诚切入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具备感染力。我们应依托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的个人发展,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做到“寓教于史”; 多一份真我率性,少一点老气横秋,做到以情优教,营造雍容与宽宏自由的精神氛围,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历史课外教学活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话题,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之外,还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隐性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思想性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但又不能止于教材,爱国主义深厚的情感来源是极为丰富的。比方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景,人们对地理风物的爱真实可触;爱唐诗晋字汉文章,四大发明,人们对科学文化的爱有踪可寻;李白苏轼祖冲之,历史上生活过的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都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素材。通过历史教材内容的延伸,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千年来的民族苦难与哀荣、朝代更迭的流血牺牲、千年来取经求法的志士仁人,在有形无形中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把光荣鼎盛和苦难哀荣都融入了学生血液当中。
其次,要加强地方爱国主义事迹的教育,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乡土史料着手。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或者口号,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具体化,贴近人民,贴近生活,避免假大空;要让学生能够触摸到历史,从身边的历史事迹中感知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天下危乱,英雄崛起,干戈济世,逐鹿问鼎,中国的帝王将相当然是历史讲授的内容,但不可否认,单纯聚焦于英雄人物能在学生心中树起标杆的同时,也可能使一些学生觉得爱国主义离自己过于遥远,没有践行的信心,从而影响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因而从身边着手加强地方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如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很多的普通人,因为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共赴国难。每个人都很真实,他们或许没有力拔山兮的豪情,没有诸葛亮的计谋,也没有英雄式的口号,他们只是朴实地想把日本鬼子赶出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抗争和呐喊,并不因为其小人物的卑微而减少对今天中国人心灵的震撼。这样一些地方性的事迹和乡土素材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也正是我们需要去挖掘的。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爱国主义,就可以从爱家庭、爱故乡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心理上镌刻上爱祖国的概念,增进爱国主义教学效果。
毋庸赘述,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是由中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决定的。在越来越开放、多元,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差异化的中国,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尤其是身处现代化进程中充满挑战的复杂阶段,国人的各种区隔对立也在增多,典型的如左右之分、贫富之分、城乡之分、官民之分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里,尤其离不开爱国主义。事实说明,中国的复兴和强大,首先必须是心灵的独立、精神的强大,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风骨、有尊严,有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师,要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阐明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充分发挥该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参 考 文 献 ]
[1] 康有为.我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7.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68.
[3] 苏全有.我国图书馆史研究能带来什么[J].新世纪图书馆,2010(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