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理”任性的孩子

2014-05-04 05:53赵维莉
人生十六七 2014年31期
关键词:苞米小华小孩儿

记者 赵维莉

“别理”任性的孩子

记者 赵维莉

不少家长凑在一起总是爱谈论自家的孩子,有什么特长,有多懂事,或多或少都会提到孩子身上有些小小的不足——任性。不过,作为家中的独苗,对孩子的这一点点小问题,家长们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反正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要知道任性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而任性的孩子在社会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在纠正孩子这个要不得的性格前,家长们不如先反思,孩子为什么会任性?

拦不回来的儿子

“十一”长假,魏女士带着读高一的儿子小华去外地亲戚家做客,可没成想这一次出行却让她觉得及丢人又无奈。

魏女士的亲戚住在离沈阳不远的农村,到了地方双方长辈寒暄之后,便放了小辈们出门玩。对方家里有姐弟两人,小华年龄稍长,她叮嘱他虽然是来做客,也要有大哥哥的样子,要谦让。加上同村的几个小孩儿,小辈们高高兴兴地出去了。可是没多久,小华便怒气冲冲的回来了,嘴里还喊着:“妈,我不待了,我要回家……”魏女士和亲戚赶忙迎出去,亲戚怕是自家小孩儿抱团欺负了小华,大声呵斥,姐弟俩诺诺地说,原来他们带着小华去了学校的操场,正赶上几户人家晒苞米,小华没见过,可能觉得好玩甚至还上脚踢上了苞米棒,结果人家说了两句,小华便不干了,跑了回来。

听明白事由,魏女士开口批评小华,结果他却顶嘴说,不就是俩破苞米吗?这穷地方请我来我还不来呢,不行我要回家。说完这些便往外走,怎么拦也拦不住,原本好好的一次探亲之旅就泡汤了……

任性“证明”孩子长大了

说完了自己的遭遇,魏女士感觉心底很凉,在她看来以前孩子很听话,现在可倒好你说一句他八句话等着你,越来越任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听着她的抱怨,青少教育专家禹春老师先是安慰她,孩子会顶嘴、任性,是“好事儿”,这证明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也说明他们长大了。“任性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家长能否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磨练自己的性格,这将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甚至是否能很顺利地融入社会。”禹老师指出,家长们在欣喜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不能放任孩子的韧性,因为过于韧性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任性的孩子很难与他人合作、分享、协商,他们更追求自我,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随心所欲,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更不用说去关心、爱护他人了。”

此外,禹老师还强调,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极端,强化他们不良的个性品质。也许一次、两次的情绪失控并不能引起大人的关注,甚至会认为发脾气的孩子有个性,“任性的孩子通常会性格急躁,容易产生烦躁、愤怒的情绪,慢慢地甚至无法掌控自己情绪,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严重时可能还会伤及他人,触犯法律。”禹老师表示自己并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任性家长有责任

了解到任性对孩子的危害有这么大,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任性呢?禹老师客观地指出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不当造成的。

在孩子任性的时候,家长的态度是关系到孩子是否会将任性升级或持续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在学习方面对孩子要求严格,却放松了性格、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会造成孩子成长不平衡,人格发展不健全。

对于从小基本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城市小孩儿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在一起,这样的成长缺乏同伴,孩子只能与大人交流,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中,孩子容易缺少互助合作意识,加上成人的谦让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缺乏礼让,也就容易任性。

面对任性孩子不能“以暴制暴”

如何让孩子不再任性呢?禹老师建议家长不妨先预防,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并严格执行,就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比如要求他们待人接物要礼貌等。

而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也不要“以暴制暴”,大声呵斥、打骂、威胁都是不可取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他们站在家长的对立面,用更过分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这时家长不如“冷处理”,对正在无理取闹的孩子不理不睬,等他们自己停止过分的行为后,再来与他们谈谈问题出现在哪儿,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总之,任性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吸引家长更多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多关心他们,但对他们过分的要求也不能听之任之。十几岁的孩子心智已经在逐渐成熟,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判断,但因涉世未深可能会有偏颇,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避免孩子犯错。

猜你喜欢
苞米小华小孩儿
遇见小华妈妈
十月
乡下“啃青”
偶像与起床
难忘当年的大饼子
不傻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舔一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