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 ,周君
(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1;2.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四川 广汉 618300)
米易县海塔地区地处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泸定-米易台拱之上(图 1),在攀枝花市北西约50km,区内发育一套绿片岩相变质杂岩(图2)。
前人在该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争议较多,焦点主要围绕其时代归属及成因。四川一队(1964)将该套地层统称为“未分会理群”,时代属古元古代。廖洪昌、杨英杰等(1984)在垭口五马箐沟创建五马箐组,将该套地层划归五马箐组,时代属古元古代,并认为整合于康定群冷竹关组之上。李复汉等(1988)认为五马箐组地层岩性与河口群相当,属河口群,毋需再建新群。姚祖德等(1990)在会理下村创建下村岩群,并将五马箐组划归该群,认为该套地层从岩石组合、沉积建造、变质作用等方面,有别于河口群,应置于会理群、盐边群之下,康定群之上,为一套区域动热变质岩。攀西地质大队(1993)认为五马箐组地层属古元古代,整合于冷竹关组之上。辜学达等(1997)将五马箐组定义为与康定群冷竹关组混合岩化变粒岩整合接触,属区域动力热流低角闪岩相变质岩。马玉孝等(2003)认为五马箐组地层为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岩性为绢云母角岩、片岩、石英岩,原岩为观音崖组。
众多争议表明,理清该套地层时代归属,对地质工作开展及在该区找矿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米易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西南铀矿地质志,2005,略有修改)
野外工作中发现大量长英质脉片岩紧密共生。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等。
黑云母呈鳞片状、团簇状产出,显示不均匀分布特点。长英质矿物因重结晶作用而增大,定向排列,其长轴延伸方向与片理走向一致,且长英质脉在空间上顺片理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照片1)。
在有限范围内,长英质脉的矿物成分及矿物粒度变化较大,矿物呈不均匀分布特点。长英质脉与片岩呈渐变或突变的接触关系(照片 2)。长英质脉空间展布特征显示其具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特征。
照片1 产于片岩中的透镜状长英质脉
照片2 长英质脉与片岩呈渐变接触关系
区内岩性以二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角闪片岩为主,夹少量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长英质脉。
一般为灰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白云母、角闪石。另含不均一阳起石、红柱石、铁铝榴石、硅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副矿物有榍石,磁铁矿等。显微结构显示,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集结,沿长轴线相间平行、定向展布,其内较均匀分布粒状石英、斜长石等。
区内长英质脉,一般为灰白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等。显微结构显示,长英质脉中石英、微斜长石交代原岩斜长石,石英具波状消光(照片3,照片4),显示该长英质脉具混合岩特征。
图2 米易海塔地区地质略图
照片3 HT-Y01(1) 正交,6.3×10
照片4 HT-Y01(2) 正交,6.3×10
选取区内具代表性的黑云母片岩及长英质脉作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3),结果见表1。
变质岩稀土配分型式表现为稀土元素总量、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很高。ΣREE为184. 1~296.41,(La/Yb)N为7.03~14.27,反映了明显的重稀土亏损。δEu为0.48~0.51,具Eu的负异常。δCe为0.89~1.05,Ce基本无异常;长英质脉ΣREE为190.33~408.91,(La/Yb)N为17.28~24.05,δEu为0.37~0.39,δCe为0.93。比较变质岩和长英质脉,长英质脉的稀土配分型式对变质岩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表1 米易海塔地区变质岩、长英质脉稀土元素分析(10-6)结果一览表
长英质矿物中黑云母呈団簇状产出,矿物不均匀分布,显微结构显示矿物具交代特征,长英质脉稀土配分型式对变质岩具明显的继承性。这些均表明区内存在混合岩化作用形成长英质脉,即区内至少发生过一次混合岩化作用。
康定群地层为一套区域动热变质岩石,变质程度普遍达高绿片岩-角闪岩相[1],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阴影状混合岩;会理群岩性为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变碳酸盐岩夹少量变质火山岩。河口群岩性主要为石英钠长岩、片岩、千枚岩等[2]。海塔地区五马箐组变质杂岩,岩性主要为片岩、石英岩,局部地段发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条带状、阴影状混合岩,但其变质程度及混合岩化作用强度明显低于康定群,而强于会理群。虽然河口群为细碧角斑岩建造,而五马箐组则为碎屑沉积建造,但两者岩石组合存在一些可比性。因此,可以认为,五马箐组时代早于会理群而晚于康定群。
图3 攀枝花大田505地区变质岩稀土元素Cl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
[1] 姚祖德,倪秉方. 四川会理-米易-盐边一带前震旦系变质岩特征及时代问题[J].中国区域地质,1990,2:166~172.
[2] 辜学达,刘啸虎. 四川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