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传毅
文昌古代民间风俗撷趣
■符传毅
侨乡文昌沿海地区渔民众多,渔民中有老有少,但其中以中老渔民占主流。渔民中有许许多多不成文的规定,代代相传。无论男女老少,凡是赶海的,都必须遵守“海规”。说起“海规”,其实是没有“规”的,因为谁也说不出“海规”是什么?大家只是知道在赶海的时候不要乱说话和注意一些行为罢了。比如人不能从鱼案上跨过;不能从拉网的绳子下穿过,这些都是认为是不吉利的。如果有人在海边吹口哨,立即会被臭骂一顿,严重的甚至被开除其“海籍”,赶回家去,理由是吹口哨会招来狂风大浪,影响出海作业和安全。难怪初次跟大人去捕鱼的小孩,都会被大人们再三叮嘱:“注意,不要乱说话”,并授之免犯“海规”的方法。但是,即使每个赶海人在言行上小心翼翼,难免有一些平时口无遮拦惯了的人,无意中犯了忌,这一点连经验丰富的渔民也不例外。一次,有艘渔船正准备扬帆出海捕鱼,突然间天气起了小变化,船主一时犹豫不决。一个老渔民见状说:“出吧!就是捉几条小鱼也好!”话音刚落,只听到一声脆响,他的脸孔就被船主重重地扇了一巴掌,骂道:“要抓就抓满满的一船,抓几条小鱼干什么?”这个渔民由于不慎说了只“捉几条小鱼”的霉气话,结果被克了一顿,这次出海捕鱼也泡了汤,弄得他尴尬万分,从此不敢再胡乱说话。
以海谋生的渔民,除了希望捕鱼丰收以外,莫过于来大台风了。古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大多是木制的,即使是铁造的,质量也比较差,很难经得住大台风的肆虐,加上当时没有先进的天气预报系统,全靠航海经验丰富的船员来判断天气,难免出现判断失误而全船覆灭的事件。于是,每逢台风过后,许多渔民便争相涌到海边去“巡海”,捡一些因翻船而随风漂到岸边的货物,运气好时便收获甚丰。据说,有不少渔民就靠这样“巡海”捡货物发了大财。不过,在“巡海”的人中,无论是谁首先发现了货物,倘若在没藏好之前也被别人看到,见者均有份,否则先见者不得好死。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违反过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毕竟捡到的是不义之财。在海边,台风天气过后碰见遇难者的尸体是不足为奇的,“巡海”者取走死者身上所带的财物之后,还必须将死者埋葬好,这样死者的魂灵得到安息,就不会半夜来敲门,“巡海”者也吃得香睡得甜,平安无事。
在文昌东北一带,有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哪一家卖了头大肥猪,皆要弄些猪肉、粉肠、猪肝等回来,摆好八仙桌,点上香烛,烧了纸钱,放一串长长的鞭炮,恭恭敬敬地请历祖历宗来吃一顿,祈求祖宗保佑日后六畜兴旺,丰衣足食,合家平安。尔后,主人就把已煮熟的猪肉等切成小块,由女主人或小孩挨家挨户地分给村里的父老乡亲,分多少视与主人的关系而定,一般情况是每户一至二块,外加一碗瘦肉汤,汤里飘着少许葱花,香味扑鼻。若主人慷慨,每户还分得一小碗猪血炒葱。这时,乡亲们都会说:“哇,卖一头小猪,就分这么多?”这是客气话,说着就收下,不收下来就意味你看不起人家。在这种情景下,有些与主人以前有芥蒂的,往往因为一块肉或一碗汤而尽释前嫌,重归于好。假如哪一家卖了肥猪之后,舍不得把猪肉分给乡亲们,人家就会骂她是“吃人多!”意思就是只知道吃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