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 嵩,王家莉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82)
我院是一家新晋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80多年来医院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为使中药饮片定量更准确,减少患者取药时间,增加患者的知情权,我院中药房于2011年5月起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业务。经过2年多的实践和不断改进,现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的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我院采取小包装中药饮片前后用药特点及趋势,为更好地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及合理使用医院资源提供参考。
我院已完全使用电子处方,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查询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通过Excel程序进行统计汇总,统计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中药规范饮片名称参照《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版)[1]
自2011年5月我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后,中药饮片的使用量明显增长,增幅分别超过了14%和22%,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在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有600余个品种,900多种规格,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3年中使用量排在前10位的品种相对集中,没有发生变化;使用量排在后10位的品种相对分散,使用量较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且多集中在56~75岁的中老年患者;中药饮片处方使用科室分布广泛,但分布不均;毒性中药饮片附子在我院特色专科脉管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详见表1至表6。
表1 2010年至2012年中药饮片年使用量比较(kg)
表2 使用量排前10位的中药饮片统计
表3 使用量排后10位的中药饮片统计
表4 患者年龄段分布
表5 常用性味有毒中药饮片[1]年均使用量(kg)
表6 2010年至2013年科室分布比例比较(%)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调剂质量,可有效地解决过去中药饮片传统配方的效率低下、份量不准、大小包、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增强了百姓对中药饮片的认知度,给予患者用药知情权。
中药饮片年使用量:我院较早就开展了小包装中药饮片业务,目前医院中药房99%以上的中药饮片采用了小包装,并结合临床用药需求和医生用药习惯制订了规格。经过近2年多的运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现在每年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用量较开展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员工人数没有增加的基础上仍能保证完成日益增长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以戥秤逐一称量调配的传统方式,平均每位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为1 h左右,而小包装中药饮片缩短了患者近一半的取药时间。小包装省去了调配流程中称量、分剂量、捆扎包等多项操作,大大降低了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此外,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包装上注明了品名与规格,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方便患者配药后核对,发挥患者对医院配药质量的监督作用。
使用量排前10位及后10位的中药饮片:在使用量较大的前10种中药饮片中,以黄芪、丹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当归这类具有补益功能的品种为主,此类中药除了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还常与其他类药物配伍使用,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同时还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来我院就诊并服用中药饮片的患者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此类患者由于体虚邪盛,邪因虚而进,易造成不胜邪的情况,久病体虚,因此需长期服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中医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又有其独特优势,患者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对每味药的使用量统计中发现,我院黄芪的使用量远高于其他药物。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1],在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抗感染、抗肿瘤及抗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等方面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2]。使用量最少的10个品种相对分散且每年都不相同,其中包括含有重金属的朱砂,毒性饮片生半夏、生天南星及不良反应比较大且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等,从不多的用量分析这些使用范围较窄的品种多为某些患者特定的疾病长期服用。
中药饮片处方使用科室分布:在我院所设置的临床科室中,几乎所有科室都有开具中药饮片处方,但相对集中在中医内科、脉管科,占中药饮片总处方的60%以上。中医内科、脉管科是我院的特色专科,每年的中药饮品处方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色专科是医院立足发展的基础。小包装中药饮片业务的开展,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用药,相对于这2个特色专科的医院制剂,中药饮片因其能根据病情的发展加减药味而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
常用有毒中药饮片:附子是我院性味有毒的饮片中用量最大的。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效。附子多用于疑难杂症,属阳虚有寒者多可使用,用之得当有不错的效果,但因其有毒,多不敢轻易使用或小剂量使用。我院特色专科脉管科在名老中医奚九一教授的带领下,将“扶阳”的观点综合“祛邪”经验,“温清”结合并用,初步用于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常见的五大类脉管病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且不拘泥于《炮规》中规定的常用剂量3~15 g,准确辨证,大胆使用,将15~30 g作为常用剂量,配合正确的炮制(先煎1~2 h)和合用甘草、干姜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开展更能确保每一味药的剂量,保证患者的用药疗效,更科学、更合理地用药。
供应及储存科学、合理:采取小包装中药饮片后,占用的空间明显增加。从药品管理角度分析,定期对中药饮片使用量进行排序,可了解各种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为药库的采购和库存提供一定的参考,减少用量少的中药饮片的储备,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保证常用及用量较大的品种的供应及储存空间,科学地制订采购计划,避免造成门诊用药的缺货而影响患者不必要的候药。同时加快了中药饮片的周转,保证了中药饮片的质量,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效果。此外,不同饮片的剂量设定应多征求临床医师的意见,根据临床上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不同使用频率的多种规格;根据医院的需求变化,针对性地调整某些饮片的规格;对于储存条件和规格需求特殊的某些重要饮片,也可灵活配合使用散装饮片,以最大可能地适应临床需求[3]。
综上所述,我院自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以来,使用量逐年上升,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同,特色专科的优势比较突出,广大患者对于中药治疗疾病的接受程度也逐步提高。而且药剂人员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从脏、繁琐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了,但其基本操作技能逐渐疏远了,这值得广大药剂师认真思考,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同时,通过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统计,也为今后科学地制订采购计划及合理仓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
[2]郭 伟.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2011,27(11):52-54.
[3]卢继萍.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