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柴化敏
“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与医疗保障的实证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第5期
作者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08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地区45周岁以上人口的医疗服务使用和医疗支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
首先,无论从就医选择还是从医疗费用开支看,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行为有明显提高,总医疗支出水平也有显著提高,表明基本医疗保障提高了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和使用,且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同时,商业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使用也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样本中拥有商业医疗保险的人群占比较小。这表明,无论是基本医疗保障还是商业医疗保险,确实提高了医疗服务需求。
其次,无论是城乡的二元结构还是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都给人们医疗服务的使用和需求带来显著影响。相比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在就医行为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医疗支出水平却明显偏低。这表明,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明显受限。
再次,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只有在身体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医疗支出才会显著提高。在考虑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下,医保报销政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最后,在农村,养老保险对中老年人的就医行为会起到积极作用,它会显著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就医选择。
因此,在重视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险对于提高居民医疗服务使用的同时,还应关注养老保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农村。其次,为提高人们在健康状况恶化之前的就医选择,医保报销政策不应只关注大病报销,这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再次,在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使用上,对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别表现出的巨大差异,仍将是政策制定者未来应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 范剑勇、莫家伟
“地方债务、土地市场与地区经济增长:
基于债务的双重引资作用分析”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第580号
危机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膨胀。作者构建了投资者-地方政府模型,从债务的双重引资作用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冲动难以遏制的原因。债务作为地方政府动用资金能力的体现,不仅表现为以直接投资形式增加GDP,且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工业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强烈的杠杆作用。实证研究证明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双重引资作用。
同时,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与禀赋的地区来说,以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两类风险:1.经济条件与禀赋较差的地区在引资竞争中处于劣势,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不足以偿还债务;2.经济条件与禀赋较好的地区在引资竞争中将土地资源过度配置到工业部门,导致商住用地资源紧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麻省理工学院 Ricardo Caballero
哈佛大学 Emmanuel Farhi
“安全性陷阱”
NBER工作论文第19927号
近年来,全球经济经历了安全资产短缺的困境。本文解释了安全资产短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安全资产短缺会造成和流动性陷阱差不多的困境,作者把这种困境叫做“安全性陷阱”。尽管两者有相似性,但还是有细微而重要的差别。
在标准的流动性陷阱情况下,前瞻性政策指导通常比量化宽松有效。但在安全性陷阱中则不然,量化宽松政策反而更有效。此外,资产泡沫和公共债在流动性陷阱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安全性陷阱中,只有公共债能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对公共债的安全性而言,在两种不同的陷阱里意味着不同的安全性。
本质上,安全资产短缺是一种特殊的安全财富赤字,这种安全财富通常政府能有效供给。换言之,在供应安全财富上,政府有比较优势。前瞻指导和资产泡沫在流动性陷阱中能增加风险资产和刺激经济,但在安全性陷阱中不起作用,因为其作用被分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