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拯救乌克兰

2014-04-29 00:00:00华璐
财经 2014年7期

2月22日,乌克兰议会在一天之内修改了宪法和刑法,改变了政治体制,更换了总统和议长——在俄欧见证下反对派与总统亚努科维奇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到一个小时即被打破。如今亚努科维奇沦为通缉犯,被控“大规模屠杀和平市民”。而多年的政敌季莫申科踏出牢房,坐着轮椅在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接受众人的欢呼。

图为 2014 年 2 月 21 日,基辅剧变前,一位牧师站在反政府示威者与警方之间祈祷。随着克里米亚地区宣布即将就是否独立进行公投,乌克兰如今面临着内战的可能。

反对派控制了临时政府,在组阁和5月总统大选中占有优势,但这也为乌克兰带来了分裂的隐忧。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亲俄的斯拉夫族乌克兰人对发生在基辅的剧变深表不满,克里米亚地区已经出现独立声浪,俄罗斯黑海舰队驻克里米亚的基地已停止休假,提升战备等级。

乌克兰一夜变天,留下众多悬而未解的棘手问题,其中以民族问题最为敏感,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乌克兰会陷入内战,最糟糕的情况将会是俄罗斯以武力帮助克里米亚半岛独立,与欧盟形成正面冲突。

更为迫切的是债务违约的风险和经济崩溃,临时政府表示因俄罗斯暂停援助,乌国在未来两年需要350亿美元的经济救助。目前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连续贬值,国库、养老金以及银行系统都严重缺乏资金。欧盟及IMF确认将会资助乌克兰,但此前两方提出的救援方案多附带乌克兰难以接受的国内改革条件继而流产,这为新救援方案的规模和及时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各方都应施以援手。”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对《财经》记者表示,欧盟期望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即将发生在乌克兰的改革并非是排他性的”。乌克兰分裂或破产对俄欧均无好处,让乌克兰继续停留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无需急于选择其地缘政治的归属或许才是对各方的最优选项。

一夜变天

基辅街头的抗争缘起于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单方面宣布中止与欧盟签订深化一体化的协议,并于次月接受俄罗斯150亿美元的援助和降价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价格,引发亲欧民众聚集在基辅展开自2004年“橙色革命”后最大规模的抗议。抗议持续三个多月,议题从乌克兰该“向西”还是“向东”逐渐转变为对国内混乱经济和政府腐败的谴责。

踏入2014年,东正教圣诞节和严寒天气已驱使部分示威者撤离独立广场,局势渐趋平静,但到1月下旬,亚努科维奇毫无预兆地颁布《反示威法》,禁止群众在未经许可的公共场所进行示威游行,引爆反对者和官方冲突升级。基辅街头的反对派武装分子占领了商会和市政厅大楼,与防暴警察互掷燃烧弹和催泪弹,迄今为止造成了82人死亡,678人受伤。

2月18日,示威者与警察在首都基辅的议会大楼前发生冲突,当天至少有 3 名示威者死亡,150 余人受伤。

失控的局势一度迫使亚努科维奇让步,他解除了亲俄派总理阿扎罗夫的职务,同意继续推进与欧盟的一体化,但拒绝提前大选。由于部分反对派认为是亚努科维奇幕后指使警察袭击甚至屠杀抗议者,因而一直暗中聚积人力和武器伺机而动。

2月18日乌克兰内政部和国家安全机构向聚集在基辅独立广场等地的示威者发出最后通牒,勒令于当日傍晚前清场,否则将进行“反恐行动”,最终导致了双方的暴力冲突失控。抗议者重新控制了基辅市政府,防暴警察包围了约有2.5万名抗议者的独立广场。

22日凌晨,在波兰、德国、法国三国外长及俄罗斯特使的斡旋下,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达成协议:“尽快”重组政府、提前选举并修宪。但和解协议在不到24小时内瓦解,议会将协议里的条款全部提前实现,并宣布罢免亚努科维奇,释放因“滥用职权罪”入狱的前总理季莫申科,季莫申科的党内副手、新议长图尔奇诺夫代理履行总统职责。

反对派行动之迅速令俄罗斯和欧盟措手不及。在随后几天,俄罗斯日趋强势,欧盟闪烁其词:俄罗斯决定推迟购买20亿美元的乌克兰债券,这是去年俄允诺的救助礼包中的一部分。除了普京之外,俄多位领导人及外交部公开质疑临时政府的合法性,批评反对派独裁,谴责议会以“革命的合理性”为借口通过一切对反对派有利的决议;欧盟各国元首连日来在多个场合与美国、IMF商讨乌克兰局势,西方一致认为乌克兰应该保持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但面对乌国濒于破产的财政状况和亲俄势力的反对,却暂时拿不出有力、迅速的实质性救援方案。

在临时组阁之后,下一个关键节点将是5月25日的总统大选。目前的热门候选人有季莫申科和“独立广场三巨头”——祖国党的亚采纽克、民主改革联盟党的克利钦科和极右党派的泰尼波克。维基解密的资料显示,美国认为曾担任外长和经济部长的亚采纽克是入主总统府的理想人选。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宁(Dmitri Trenin)不看好季莫申科的复出前景,他对《财经》记者分析,季莫申科的亲欧态度和传奇从政经历固然打动了部分民众,但人们也不会忘记她与俄罗斯复杂的利益关联。季莫申科早年有“天然气公主”之称,其出任总裁的“乌克兰联合能源系统”(UESU)在鼎盛时期曾经控制了八成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口的天然气。2011年,季莫申科因滥用职权罪入狱,法院裁定其在第二次担任总理期间,与俄罗斯谈判天然气进口协议时未经议会同意,损害了国家利益,而其本人宣称这是亚努科维奇的政治加害。

分裂之虞

在基辅变天的第二天,克里米亚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市的数千名民众聚集在街头,他们高举着俄罗斯国旗组建了自卫队,拒绝承认临时政府,当地议会紧急选举了一位不愿听命于基辅的俄裔新市长。

随着中央议会宣布废除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了和塞瓦斯托波尔类似的场景,它们大多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大城市,包括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等。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威尔逊(Andrew Wilson)表示,在大选前后,乌克兰内乱的可能性存在,尤其像在克里米亚半岛这种民族问题复杂的地区。2月27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将于5月25日,即总统大选同一天,就扩大该自治共和国权力举行全民公决。

乌克兰的东部和南部聚居着大量俄罗斯族后裔,他们信奉东正教,说俄语,经济命脉系于对俄出口重工业产品。亲俄的情绪在克里米亚半岛尤为浓重,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扎地和俄罗斯富人的度假首选,当地有2万多人为俄罗斯舰队工作,议会的名称仍是“最高苏维埃”。

此前一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俄罗斯政府官员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乌克兰走向解体,俄罗斯将愿意为克里米亚而战。这有先例在前——2008年格鲁吉亚出兵攻打其国内亲俄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俄罗斯指控格鲁吉亚屠杀奥塞梯人,紧急出兵援助。

与格鲁吉亚相比,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的关系更为源远流长。18世纪沙俄征服该地后大量迁入斯拉夫人,使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控制黑海与亚速海的咽喉重地。1954年,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作为礼物送给乌克兰。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宣告独立,但克里米亚地区一直在议会里与亲欧的西部地区龃龉不断。

2月26日,普京下令俄西部军队进入戒备状态并开始演习,其中特别要求36艘军舰和7000名官兵在黑海军演。尽管看似紧张,但特列宁预测俄罗斯动武几率不高,现在的强硬态度更多是想震慑乌克兰不要急于投靠欧盟,但插手乌克兰内战则等于正面与支持反对派的欧盟冲突。“虽然俄罗斯一直不希望乌克兰脱离自己的势力范围,但要直接动武却可能得不偿失。”

欧盟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月24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3%的俄罗斯人认为不要插手乌克兰之事。军演之前,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示不干涉乌克兰内政,俄方只是担忧有激进分子威胁将前往那些不认可反对派的地区。

出身亲俄东部的亚努科维奇已经逃往俄罗斯,俄政府称将确保其在俄境内安全。但特列宁指出普京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并不如外界所想,相反普京对亚氏去年的表现相当失望。“亚努科维奇在俄欧之间摇摆,以加入欧盟为筹码向莫斯科索取更多的援助。实际上在西部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哪个乌克兰政治家是完全站在俄罗斯一边。”

谁将施以援手

“是的,我们肯定会。”当被《财经》记者问到是否会援助乌克兰时,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他刚从基辅归来,临时总理和反对派总统候选人都对他表示乌国财政情况严峻,急需欧盟的援助。法比尤斯拒绝评论具体的援助金额,只是表示欧盟的救助可能通过IMF实现,甚至有可能为此召开特别国际会议。

比起领土分裂,财政危机对眼下的乌克兰来说更为紧迫。穆迪估算2014年乌克兰需偿还外债108亿美元,但目前其国家外汇储备仅够维持两周,乌克兰货币今年已经下跌了8%。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已分别在今年下调乌克兰的主权信用评级,在基辅暴力冲突后,穆迪又一次下调乌克兰的评级至仅比违约级别高一级的CCC。外界担忧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必须偿还其拖欠俄银行的280亿美元,以及不再提供120亿美元的后续贷款。此外,握在俄罗斯手里的筹码还有低价天然气和巨额双边贸易。

欧盟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雷恩公开表示,欧盟委员会正在评估欧洲投资银行是否能向乌克兰提供短期融资,欧盟成员国可能也需要为此拨出紧急贷款。

不过实际情况是,欧盟经济仍在缓慢复苏当中,加上今年5月欧盟即将举行大选,各成员国在此关头拿出巨额贷款的意愿较低,因而欧盟更寄望于IMF。威尔逊表示,虽然IMF擅长紧急救援,贷款在一个月内发出也完全可能,但乌克兰此前一直没有接受IMF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新政府能否接受援助条件也是未知。

去年底IMF发布报告建议乌克兰当局在多个领域实施全面改革,包括缩减政府开支、逐渐消除能源补贴、整顿银行系统以及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其中最难让乌克兰接受的是提高国内的水电燃气价格。该报告还指出,基于IMF在2010年乌克兰贷款协议中的经验,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机制,以便在情况变糟时撤销贷款项目。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援助显然更具竞争优势:俄罗斯的援助可以更加迅速到位,而且近乎是无条件的。俄罗斯需要确定的只是接受援助的新政府不是那些威胁要和俄断绝关系的极端人士。

面对俄罗斯的竞争,部分欧美评论家认为欧盟应该同样强势,给予乌克兰更多好处,让其在地缘政治坐标上更靠近欧洲,打破多年来乌克兰“东歪西倒”的僵局。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和欧亚问题项目高级研究员托马斯· 德瓦尔(Thomas de Waal)提出了“实用说”,即欧盟无需在外交辞令上与俄罗斯一争长短,而应该基于具体议题与普京讨论,以更长远的眼光获取乌克兰人民的支持。他同样以格鲁吉亚为例:去年格鲁吉亚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但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在缓和。在多年制裁后,格鲁吉亚的红酒和农产品最终重返俄罗斯市场。

“如何救助乌克兰,对欧盟来说短期是挑战,长期是机遇。”德瓦尔对《财经》记者表示,“长远来看,欧盟可以用资金、人员流动、市场和成员国地位吸引乌克兰,一旦乌克兰的政治和经济走上正轨,被吸纳入欧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