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20期

《财经》《财经网》

读者评论

南水北调有何缺陷?

(《财经》2014年第19期)

既然南水北调可能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那么当初为什么不经过周密的论证就出台了呢?南水北调是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的工程,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决策体制和机制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缺乏周密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公正、公开、公平的民主科学决策。除了南水北调,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吗?事实上解决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还有许多可选方案,如海水淡化技术。

江苏 常运来

预算法修订理念与基本原则(《财经》2014年第19期)

预算法的修订由谁来主导,无疑会在法律条文中留下鲜明印记。现有的修正案大到立法宗旨,小到预算公开的具体操作,都遭到了舆论的质疑。在专家看来,预算的要义在于对政府的收支进行规范、控制和监督,但在政府部门主导修订的这部法律中,预算仍然是政府的一个收支计划而已。

预算法的修订一度“低调”和“神秘”,说“争议”也好,说“博弈”也罢,预算法修订到底存在哪些难以统一的问题,争论各方的立论依据何在,因为没有公开地呈现,人们只能通过媒体的片言只语进行想象和猜测,更不用说对其中的是非曲直进行厘清了。当下赶快公开各方意见、使博弈的过程透明化,把判断是非的权利交给公众,是否就是预算法修订暂停过程中最应该着手的工作?“理不辩不明”,只要做好这个工作,预算法修订中一些各执一词的问题相信可以化解。

北京 杜学明

勿忘甲午战争(《财经》2014年第19期)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反射出一个朝代或政权的兴替,也能够映照出今天社会上的善、恶、忠、奸。国土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寸土必争,可想而知国土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战争不知道有多少次是为国土的争夺而发起的。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每当一个国家或政权要割让土地给另一个国家时,多数都是被割让国处于战败国,或迫于某种强大的压迫才会忍痛割爱的,才会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山东 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