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中欧贸易战:乌云将散去
王真/文
3月14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欧盟和中国接近达成一份和解协议,以解决令双方关系紧张的三大主要贸易争端——通信设备、葡萄酒、多晶硅。这一协议可能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底访问布鲁塞尔时宣布。
该知情人士透露,根据和解协议,欧盟可能停止对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征收惩罚性的关税,而中国可能保证向欧洲设备供应商开放中国市场;另外,中国还可能收回对出口自欧洲的葡萄酒、多晶硅征收惩罚性关税。
国际贸易争端博弈激烈,绝非单纯的贸易救济案这般简单,但背后的利益诉求,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商业的,都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
过去两年中,中欧之间发生了三起大的贸易争端。首先是2012年的太阳能电池板之争,涉案金额达210亿欧元。作为反击,2012年11月,中国商务部启动对出口自欧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多晶硅的“双反”调查。
紧接着就是中欧之间的电信纠纷。2013年5月,欧盟委员会原则上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双反”调查。
此后,中国一方面加大了对欧盟各国的游说、抓住欧盟内部的分歧,一方面表态“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即可能会对欧洲的农产品、汽车、新能源等产业予以打击。
于是就有了中国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案。2013年6月5日,商务部称,接受来自国内葡萄酒产业的申诉,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而就在前一天,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决定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中国对来自欧盟葡萄酒的“双反”,其实是一场政治秀,因为中方对欧方大量补贴出口葡萄酒的指责,早已被欧盟巧妙地纳入了《WTO农业协定》的法律框架之下,也就是说,欧盟的补贴并不违反国际贸易法。
然而,贸易战的出发点,往往并不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它还要为各自的国家利益服务。此番中欧双方握手言和,对于双方国家的产业都是利好消息:华为、中兴得以保住它们在发达国家开垦出来的唯一绿地,欧洲设备供应商被许诺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而波尔多的葡萄酒可以继续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出现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万科总经理郁亮表示,互联网目前对房地产还是没有什么威胁。对房地产而言,从拿地到盖房子,要盖200多个章,一个项目的审批环节上百个,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步骤不能省略。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工具。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平台经济,硬件软件化,网器淘汰电器”等可录入到海尔的2014新辞典。企业应与其他组织建立一个具有“三生”特征的生态圈:一共生,所有人都可分享生长的利益;二互生,即大家互相依赖;三重生,可再去产生一个新的生态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尼康公司3月17日向中国各地的销售点发出了D600相机的下架要求。D600虽已停止生产,但在销售渠道还有库存,因此尼康决定要求各销售点下架。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近日表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今年我国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有望进入高峰期。
近日,欧盟议会通过了一项立法草案要求,到2017年将执行强制的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此举对苹果影响比较大,因苹果在iPhone和iPad上所使用的数据线接口与其他厂商都不相同。
“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本报告期(3月4日-10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沿海25港)为10321万吨,环比上涨2.15%。下游需求疲软、国内钢企节前备料、国外四大矿企产能释放转移库存等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