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国际板”临门

2014-04-29 00:00:00曲艳丽
财经 2014年9期

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计划在上海自贸区筹建离岸的国际黄金市场。目前,筹建草案已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并下发主要会员单位,方案最终定型仍需等待央行进行调整,预计在3月至4月间有望获得批示。

金交所理事长许罗德曾于3月3日表示,金交所将尽快在自贸区注册名为“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的子公司,该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不会引入其他股东,目前正在走程序。

金交所意在同时开放主板和国际板,引导境外自营机构在一个固定的管道内参与主板交易,这将彻底改变中国黄金市场的结构,从单一的境内市场到境内境外同时参与的市场。金交所副总经理宋钰勤证实,目前金交所正在自贸区内寻找保税仓库场地。

黄金国际板将对未来开发商品期货等国际板起到“先行先试”作用。黄金具备很强的金融属性,主要由实力雄厚的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交易,安全性较高,以黄金国际板来率先试点有合理性。

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国际板,背靠拥有强大黄金购买力的国内市场,有望增强中国在黄金定价上的影响力。上海亦有机会成为亚洲黄金交易的报价中心,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板”并进

据《财经》记者了解,黄金国际板初步方案拟定的交易品种包括现货交易品种Au99.95和Au99.99, 以及延期交易品种Au(T+D)。

Au(T+D)与期货类似,其独特性在于可无限期地延期交割,即每天可以交割。因保证金低于现货品种,因而最活跃。

草案规定,黄金国际板拟引入境外自营机构、境外代理机构和金交所会员三类机构。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境外代理机构、金交所会员等渠道参与国际交易平台。同时,境外自营机构被允许参与交易所的主板交易。

这意味着外资机构无需在中国有分支机构,只要在自贸区有离岸人民币账户,即可同时参与主板和国际板交易,并进行境内外价差套利。市场参与者增加,国内黄金市场流动性扩容在即,这将同时影响国内黄金价格波动,境内外价差或将减小。

国内黄金主板市场的开放,较国际板更为激进,影响更为深远。“这相当于国内黄金市场开放了80%。”北京某大型银行黄金交易员表示,中国黄金市场的结构将从单一的境内市场转变成境内境外投资者均可参与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规定,国内黄金主板市场暂不对境外代理机构开放,意味着海外个人投资者尚不能进入主板交易。

黄金国际板在自贸区内设立交割仓库,也将彻底改变黄金进口市场的结构。目前,央行对黄金进口采取严格的配额制,仅有十家国内金融机构和两家外资银行获进口许可证,且受外汇额度限制。

“黄金国际板的交割仓库相当于在自贸区内形成一个蓄水池,有一块随时可供进口的库容。”兴业银行资深贵金属分析师蒋舒对《财经》记者表示,在实操层面,配额制度虽未对进口数量形成制约,但是交割速度较慢。有了自贸区仓库后,从区外到境内的入关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蒋舒表示,商业银行实行授信制度,海外的黄金生产企业往往在国内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因此无法获得银行授信,不得不绕道外资投行的渠道。如果允许海外黄金生产企业参与国际板交易,将进一步拓展黄金进口渠道且价格更优。

一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则表示,黄金从自贸区运回到区外,相当于出关,依然需要人民银行的批文和配额。

目前,国内黄金首饰加工集散中心在深圳和番禺,内地从香港大量进口黄金,2013年净进口量高达1108.8吨。中国黄金进口集散中心有望北移,上海自贸区未来可以分流一部分交易。

金交所黄金国际板的开立对上海期货交易所也会形成直接冲击。国内黄金交易呈现双头监管格局,金交所隶属人民银行,上期所归证监会监管,双头监管格局造成了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不规范的贵金属交易平台的大量存在。

2013年,金交所共成交黄金产品1.16万吨,成交额逾3.2万亿元,是全球现货交易量最大的场内市场。上期所共成交黄金期货合约4017.565万手,成交额10.7万亿元。

目前上期所可与金交所抗衡的唯一优势在于保证金和交易费用较低。未来如果金交所在这方面有所改革,上期所在黄金交易市场将被严重边缘化。

必要的隔离

根据有关制度设计,在黄金国际板开设的人民币账户只能进行黄金交易,不应变成热钱的管道。

草案规定,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必须开设人民币非居民账户(NRA, Non-Resident Account),作为结售汇和划转盈余货款的基本账户。账户内的人民币用途仅限于黄金交易,资金严格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不得流出交易所体系之外。

这与自贸区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的特征一脉相承。外币的来源不计,一旦转化为人民币,则资金封闭运行。

只要在金交所体系内,资金可以在主板和国际板之间划拨,但是黄金实物却不可以。

同主板一致,国际板采用实物交割。根据草案,境外投资者可以自由把黄金存储在国际板的交割库,也可以自由提货出去,境外投资者可以到主板上进行交易,但不能交割。境内投资者可在区内和区外进行交易和交割,但区内的交易只能在区内出入库,区外交易只能在区外出入库。简而言之,不能跨区交割。

草案显示,国际板和国内主板的仓库是隔绝的,除进口以外,没有任何实物交流,即只进不出和库容隔绝两大原则。国内的金融机构以及将来符合条件的黄金企业通过国际板买入黄金,相当于进口,是被允许的。

国际板以离岸人民币计价。国际板和主板之间的价差,即是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差异。国际板的黄金价格,相当于伦敦金乘以离岸人民币汇率。

主板和国际板由于部分隔绝,未来会产生一定的套利空间,如两个市场的流动性的差异,一个市场交易很活跃,而另一市场交易量平平,可能导致一边的价格始终高于另外一边。

同时具备主板和国际板交易资格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两个市场上进行价差套利。如大型国有银行的国内黄金交易部门、自贸区内分行、海外分行都可在自贸区内进行交易,境外投资机构亦然。

“这样可以防止海外炒家在短期内逼空的可能性。”蒋舒表示,黄金的衍生品很少会跟现货出现太大的分离,同时在国际板和国内主板上交易的金融机构对恶意操纵和投机可以起到制约作用。

事实上,中国的黄金市场没有单独的走势,完全是跟随伦敦金的走势,国内金与伦敦金之间也存在价差。此价差不仅包括运费、额外的提纯费用等,也包括黄金进口配额审批的附加成本。

目前国内很多银行已经可以交易伦敦金,个人投资者通过网银即可参与。但是伦敦金在伦敦仓库内,投资者无法参与交割,因此只能实现交易的收益,不能实现国内外市场价差的套利。黄金国际板的优势在于自贸区内交仓,投资者可以直接拿到实物黄金,因此国际板金价与伦敦金的价差将小于国内金价。

据悉,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海外对冲基金和黄金生产企业在与金交所沟通中,表现了相当大的参与兴趣,黄金国际板的活跃度可期,但国内机构对此表示担忧。

黄金生产企业的兴趣源自于中国庞大的黄金购买力,而对于海外投资机构来说,黄金国际板未来的流动性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息息相关。在人民币出现贬值倾向的情况下,海外机构保有人民币并进行交易的意愿正在减弱。

增加影响力

黄金国际板有助于提高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地位,逐渐增加中国市场的价格影响力。未来亚太市场的交易时段,投资者有可能需要更加关注上海市场的黄金报价。

一旦上海拥有了自贸区仓储的优势,不仅有机会取代香港成为中国的黄金中心,甚至有望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黄金交易中心。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黄金产量达到428.163吨,同比增长6.23%,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黄金消费量首次突破1000吨,高达1176.40吨,同比增长41.36%,已超过印度。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也是第一大黄金消费国,但在黄金定价上只是一个跟随者,影响力很弱。

从全球来看,黄金现货价格以伦敦国际期货交易所的“伦敦金”为基准,黄金期货的定价中心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

一位国有银行黄金交易人士介绍道,国内报价习惯性地看伦敦金,事实上伦敦金背后是美国黄金期货价格在主导。中国慢慢形成黄金报价中心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能够引发国外市场跟随,就会逐渐形成主导权。

该人士认为,上海市场的主体不一定是中资机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可能是外资行在中国市场上主导产品的价格。

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策略部孙永刚对《财经》记者表示,黄金定价权不取决于交易量大小,而是能否吸引全球主要金商、大型贸易商、投行等群体参与交易。若全球黄金交易的主要参与者都在上海市场交易,至少在亚洲交易时段就可能成为一个中心。

黄金国际板采用离岸人民币定价,同时为人民币国际化做铺垫,是繁荣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若未来能形成人民币的黄金报价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相当于已经走了一半。

前述北京大型银行黄金交易人员表示,黄金相对简单,是一个小众的金融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很小,适合率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