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辉 王军民
摘要:“十一五”以来,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SWOT分析,找到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而提出发展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SWOT分析;对策
“十一五”以来,吉安市委、市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新兴产业的首位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止到2012年底,吉安市内共有电子信息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8家,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明显扩大
“十一五”以来,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在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额等方面实现了大幅增长,年均增幅居全市各工业行业的首位,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2012年,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3亿元,已经成长为吉安市工业经济中单个产业规模第二、对经济社会带动面和影响面日益扩大的重要产业。
2.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随着国外和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信息企业聚集吉安,出现了博硕科技、住电电装等世界500强企业,一大批骨干企业,在通讯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视听等领域聚集了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3.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为了加快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壮大,吉安市围绕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招商引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通讯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视听等产业链。此外,触控显示、电子线路板、LED等也在向集群化发展。
(四)产业载体不断夯实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省首家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吉安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内道路、供电、通讯、给排水、污水处理、绿化、标准厂房及其他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进一步夯实。吉安市是商务部命名的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城市之一,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台办“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省进出口机械电子产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获得“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三是政务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资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二、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政策优势。《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罗霄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意见》等均明确支持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吉安市委、市政府也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全市四大新兴产业之首予以重点扶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2、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处在东南沿海经江西到中部腹地的交通通道上,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吉安市形成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京九铁路纵貫南北,井冈山机场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十余条航线,成为江西对接珠江三角洲、海西经济区的重要阵地,区位发展优势日益凸现。
3、较好的产业基础。20世纪90年代,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曾经占江西省的半壁江山,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新世纪以来,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聚焦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通讯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视听等等产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成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吉安市、县两级政府千方百计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户、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各种资金和政策倾斜,定期调度在建项目,切实帮助竣工投产企业解决生产实际困难和问题,乘势而上,强力推动电子信息企业的裂变扩张。
(二)劣势(Weaknesses)
1、产业规模相对优势不明显
虽然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相比沿海地区而言总体规模仍然偏小,龙头企业发育依然滞后,还没有一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缺乏具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项目的带到支撑能力偏弱,行业整体效益不高。
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根植性不足
吉安市电子信息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的状况,多数以配套加工为主,部分主导产品产业链不完整,重要配套环节缺失,关键部件需进口或异地采购,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较少,人才自我培养能力较弱,对产品升级与产业效益造成影响。
3、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吉安市的投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交通、物流、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类公共服务平台还比较欠缺,法律、会计、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逐步强化。
4、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两化融合度不高
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进一步深化,仍然以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等上游产品企业为主导,高端整机优势产品较少,优势产品研发能力较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两化融合”程度还较低。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扶持政策的机遇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不仅为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市场前景广阔的机遇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支柱产业。在信息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3、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海外和我国沿海地区受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环保因素等方面的制约,大量电子信息企业正在内地转移。吉安市區位优势显著、动态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四)挑战(Threats)
1、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
随着各地对电子信息产业重视度不断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来招商引资。
2、市场观念滞后的挑战
吉安市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深厚,市场经济观念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安市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三、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规划引导。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的领导,及时研究重大产业政策和协调解决电子信息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和措施,各区(县)要明确各自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特色,搞好产业规划。要把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作列入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考评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大力培育与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完善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大力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吉安市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找准承接切入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瞄准国内外电子信息知名企业,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具有标志性的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产业集聚。
3.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核心技术性的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完善投融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政府、园区、企业、银行“四位一体”的新型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机制,鼓励、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投向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电子信息企业。
(四)健全创新体系,促进创新升级。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的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依托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为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专业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撑。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采取引进和就地培育相结合,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效率,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来吉泰走廊创新创业。
(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园区载体规划及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生活区、住宿区、商业服务区、休闲娱乐区等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加快组建政策、信息、资金、税务、工商等服务于一体的整合型产业服务平台,提高为行业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电子垃圾的收集和集中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德进.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 陈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2(6).
[3]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