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剑虹
岁末之际,电视里主持人义正词严地谴责网络报道的虚假和跟风:一妇女假摔讹外国友人的钱,昆明某学校罚学生在操场下跪(有图为证),记者采访了一连串的人、电视画面显示了一帧帧监控摄像……结局呢,结局最终还是验证了柯南·道尔的那句名言: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微信”时代,大家都很忙,忙“看”,忙“转”,忙“发”。手机“嘟噜、嘟噜”时刻提醒着你,新朋圈,老友群,又有“看”头了,真是“人间百态看不尽,滚滚红尘叫人恋”。于是,真与假、高与下、深与浅、对与错、美与丑,管他三七二十一,照单全收。
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失去了选择权。
早在十几年前,台湾出版人郝明义先生就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个现象,他将阅读比喻为在丛林(书籍)里“狩猎”,说“阅读的狩猎”第四个阶段是“网络兴起以至于今”。他说,丛林原来和我们有个主客观的距离,我们可以主观选择何时何地进入;但今天,我们一下子置身丛林茂密的深处——丛林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唯一的世界。
他的结论是: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是猎人、猎物、狩猎的工具、方法、环境在产生变异;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狩猎”本身的看待也在变异。我们可能是无所不猎,也可能根本是一无所猎。他最后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句式说,这可能是阅读最美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黑暗的时代。
其实,“阅读”和“吃饭”一样,都为满足人的需求,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最高境界都是愉悦。“吃”的愉悦源自食材的选择、厨师的厨艺、食客的心境,“读”亦如此。面对“资讯”乱世,怎样编辑加工、是否用心制作、如何过滤选择,这一切的一切均显示出了资讯提供者和阅读者的水平与判断。
《世界文化》创刊初期名为《文化译丛》,它依托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优势,适时介绍国外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为广大读者普及世界文化知识,讲述世界文化现象,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广泛影响。从创刊初期到现在,它始终秉承“用专家的眼光看问题,用大众的语言讲文化”的择稿标准,试图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寻找人类心灵共振、分享世界文明成果的场所。它刊发的大量文章被外刊如《青年文摘》《读者》《知识之窗》《报刊文摘》等转载引用,电子版一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电子阅读用户涵盖世界各地……
这,是否可以成为让你阅读《世界文化》的理由?
今年的《世界文化》,栏目设置总体依旧,新增设了“名人名篇”和“文化纵览”。“文化纵览”,顾名思义取“纵”的宽和 “览”的快,意在加宽阅读的范围和加快阅读的速度;而“名人名篇”栏目,我们特别推出了著名作家赵玫女士的“赵玫文化随笔”。
提起赵玫,“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里想说一则不相干的事:某日朋友提到“同事的太太托他去香港买化妆品”,调侃“两三千元一瓶的洗面奶,能换多少袋白米白面啊”,并唏嘘“女人啊女人”……其实,我们周围,住在物质里的女人比比皆是,依赖珠宝、服饰、化妆品,大体可以抵住岁月的无情。但赵玫不是。赵玫说“伍尔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美丽是因为有思想和知识在她的容貌中驻足。是因为她拥有着知识分子的烙印和立场”,这段话同样适用于赵玫本人。赵玫在随笔的文字里建立自己的生活,读着读着,你随时可能遭遇她那透过尘世之欢而又淹没于人性深渊中的绝望。
说到这里是想说,赵玫是住在精神里的女人。不信,就请阅读“赵玫文化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