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娇
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样农业大机械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2006年,我县沿江满达乡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依法有偿租赁了本村和外村农户的土地,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生产。现已发展有固定资产5200万元,2013年,经营性总收入和实际可分配盈余分别实现4800万元和2100万元,7年增长19倍。他们坚持土地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化农业经营生产之路。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要与生产力发展实际相适应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确立,要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所决定的。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调整和完善,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实际相适应的。
创办农机生产合作社经营新模式。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的三位创立者,吴德显、刘旭民、孙士安,他们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富裕起来的佼佼者,在当地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在县农委、农机局等有关业务部门的扶持下,在全乡办起了第一家农机生产合作社。
(二)对农户土地实行入股租赁规模经营。农机生产合作社和入股入社农户双盈为目的,在保证各农户土地所有权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户土地实行入股租赁自愿流转方式,以本村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为主,还跨村跨区域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以低于市场农机作业价格5%的方式,全力辐射周边区域耕地代耕、代种、代收农机作业,2013年为周边5个村代耕302万亩,可实现经营收入130余万元。农机生产合作社的创建,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适应了大机械农业生产的需要,促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农机生产合作社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桦林农机生产合作社对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使农民的承包地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解放了劳动力,还将农户与合作化的利益最大化。
二、农机生产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产物
生产力是动态的,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更新,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将会大幅提高。随着大马力、大功率机械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土地依法有偿自愿的流转,建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机生产合作社,走土地规模经营生产之路。这种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和当前大机械生产力发展相吻合的。
(一)生产经营方式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农机生产合作社,实行种植业大面积规模经营生产,这是大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机生产合作社的产生,是農村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由单一种植业往多产业发展。桦林农机生产合作社在种植业取得发展后,采取了以粮食为主,种、养、加多业并举的致富途径。2012年初,合作社共投资200余万元,购进170头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并陆续购进其它架子牛和可繁母牛,建成了76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出栏600头,实现纯收入190余万元。建成玉米秸秆、紫花苜蓿青储窖等附属设施,将建成2000亩标准化苜蓿草种植基地。新建2000平方米粮食仓储库合作社。可一次存储干玉米8000吨,每年可带动全乡及周边区域玉米烘干增值200余万元。不断实现农机生产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多产业发展的经营提档升级。
(三)土地规模经营达到生产系列化。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从创办到现在的七年时间里,整合土地资源规模经营的优势日趋显著,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实行系列社会化大生产,是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一大跨跃,必将加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大生产需要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大机械生产工具的作用,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出现,农村会有大部分农户,将有偿自愿流转承包的土地,从事本地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人口从农村流入到城镇,这是土地规模经营生产系列化的必然结果。
农业生产系列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种植业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生产后,全村流转出土地承包户,转向城市开辟致富的新途径。参与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以上,比土地流转前增长两倍。外出打工通过从事运输、经商、养殖、劳务等途径,又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二)劳动力转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流转,对于加快农民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目标,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三)示范带动周边农民走发家致富之路。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发展过程,为周边农民走现代化农业规模之路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开辟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孙吴县沿江满达乡大桦林子村农机生产合作社,适应农村大机械生产的需要,走发展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之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它的联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