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延续高收视神话?
2013年7-10月,《中国好声音2》继续在中国引发收视狂潮。央视发布的CSM46城收视数据显示,《好声音2》总计15期节目,每期的收视率都位居全国同时段节目第一名。
《好声音》的爆红也让灿星制作的名字家喻户晓,它与浙江卫视共同引进了荷兰《The Voice》的版权,并担当了节目制作方。
灿星制作CEO田明把《好声音1》的蹿红首先归功为其模式的“耳目一新”——由“导师”背对选手进行挑选,一切以声音来决定选手的去留。这样的定位下,梁博、吴莫愁等草根学员纷纷上演“屌丝逆袭”,给观众以惊喜。
《好声音》的成功亦离不开其“大投入,大制作”。重金邀请的四位导师是《好声音1》的灵魂人物,而幕后阵容也十分强大,请来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担任音响总监,负责节目录音的是为王菲录音的录音师李军,乐队总监是有中国第一贝司手之称的零点乐队王笑冬等。而且设备也堪称一流,除了四把身价80万元的转椅外,现场的一套音响就耗资2000万元。
这些努力之下,《好声音》在2012年迅速赢得文化精英人士的喜爱和热议。但到了2013年,《好声音》的新鲜度降低,文化精英们的兴致大不如前,而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椅子到处很忙,各地电视台同期有13档音乐选秀节目。
《好声音2》也做了一些创新。比如,去年的四位导师中,刘欢、杨坤被换成了汪峰、张惠妹;第二季还增加了“抢人”环节。
田明曾表示,要在电视音乐节目竞争激烈的格局下立于不败之地,“找人”是核心任务。《好声音》通过网络版、广播版、街头版“好声音”等全媒体平台的推广,目的只有一个——搜罗好声音选手。
与2012年不同,2013年出现了像姚贝娜、钟伟强等已成名歌手的参与。要不要对这些曾经成功的学员开放?最终,灿星还是坚持了既定的理念:声音是唯一的通行证。
但当这些成名歌手以平民身份出现在《好声音》的舞台上,整个节目的调性就发生了变化。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认为,如果将《好声音》第一季定调为“草根性”,第二季就应该是“平民化”,张惠妹、汪峰加入导师团后,也营造出一种平等、欢乐的氛围。
这使得《好声音2》的收视人群发生变化。2012年,《好声音》的收视主要集中在“城市网”,即大城市人口。而2013年,收视人口在“城市网”和“省网”的分布更均匀,换言之,《好声音2》在二线城市实现了更好的渗透。其次,2012年的收视主力是35—44岁,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在2013年,他们仍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更关键的是,“4—14岁”、“15—24岁”两个人群组也成为《好声音2》的“收视大军”。
如何深耕音乐产业链赚大钱?
投入8000万元,回收3亿元,这是《好声音》2012年做出的好生意。2013年,在制作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仅广告收入就超10亿元。2013年11月,腾讯宣布斥巨资拿下《好声音》第三季的独家网络版权,而在2013年搜狐拿到《好声音2》独家网络版权的代价是2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灿星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好声音》的成功,除了内容,还与它的制度设计密不可分。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它与浙江卫视的对赌协议:先由灿星出资制作节目,当收视率达到一定标准,灿星将直接参与广告分成,收视率越高,灿星获得的收益越大。具体比例外界不得而知,曾有人猜测,“灿星最终的分成会占70%”。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保证了我们节目创作人的利益,极大地激励了综艺节目、电视节目的创作能量。”田明认为。
而在第二季,除了广告,《好声音》还向演唱会赞助、影像音频版权出售等各种方向延伸,财源滚滚。2013年4月,《好声音》与中国电信签署“天翼飞Young中国好声音”全国巡回演唱会合作协议,由电信提供2亿元赞助,灿星制作内容。
2013年,《好声音》还跟苏宁电器、阿里巴巴合作,开设“好声音”产品店,做“好声音”的电器、耳机、服装鞋帽、各种礼品等。
这些衍生收入,有些是浙江卫视与灿星共享,有些则完全归属灿星。
依托《好声音》,灿星还有更大的收入想象。2014年1月,灿星《好声音》团队最新策划的节目《中国好歌曲》将在央视三套播出。这是一档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旨在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创作力量。
“‘好歌曲选作品,‘好声音选人,新人、新作会为华语音乐输送新鲜血液,这是华语音乐能做大的根本。”田明认为,“好声音”+“好歌曲”的战略模式一旦形成,可以打造一个华语流行音乐的平台,扶持所有的唱片公司、艺人公司、演出公司。
目前灿星旗下的梦想强音,已经涉足艺人经纪、商业演出、唱片发行、数字音乐、现场音乐等领域。
深耕音乐产业链是灿星的控股方星空传媒的战略布局。在《好声音》之前,星空传媒已经在华语音乐领域耕耘多年,旗下不仅有音乐频道Channel V,还有华语音乐榜中榜。
“现在灿星做节目,都是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做一个节目,不能只得到收视率和短期的广告,而要打造比较长的产业链。” 田明认为,这样的出发点,也使得灿星的团队在做节目时,考虑得更长远,比如未来的品牌是什么样子,市场在哪里,而不是通过绯闻、怪咖、毒舌等套路追求短期的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