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

2014-04-29 00:44雅琳
初中生学习·低 2014年1期
关键词:仙药郡县制私学

雅琳

秦始皇统一六国,天下初定之后,就想找出一个办法,使国家长治久安,能传给子孙万代。当时有前三朝现成的分封制度可以效法,但是秦始皇不想这么做,他从前三朝灭亡的事实看到,这个办法不可行。

秦始皇不想采用分封制度,可他手下的文武百官却不答应。南征北战一场,给秦国出了那么大的力,哪个不想裂土称王?在自己的地盘当王比在朝廷当大臣好多了,不光有丰厚的物质享受,还无拘无束,还能传给子孙。不过,他们敢这么想,却暂时不敢提出来,或者说不好意思提出来。

然而,不久机会就来了。秦始皇有个大谋士,叫尉缭,当时看秦国统一六国,大功告成,就不想继续当官,偷偷跑去隐居了。秦始皇多日不见尉缭,就问文武百官尉缭到哪里去了。文武百官就回答:“他的功劳最大,堪比姜太公对周的贡献,一心盼着陛下裂土封王,可却迟迟不见动静,很失望,就跑了。”文武百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秦始皇当然心知肚明。当时秦始皇就问:“大家认为必须像前三朝一样裂土分封吗?”文武百官回答:“太必须了。齐、燕、代等地那么偏远,不封王根本就管不住。”秦始皇当时听了,也不好反驳。这时李斯出来说话了。他说:“分封制度不好,权力分散,必然引起祸端。且分封之后,国力衰微,古法不可效。最好是实行郡县制,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国家才能强盛稳定。”这话正说到秦始皇的心坎上,当时秦始皇就拍板实行了郡县制。然后命李斯实施。李斯就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李斯也因此被封为丞相。

虽然已经实行郡县制了,但是争论并没结束。大多数的文武官员还是想分到一块地盘,还有一些文人儒士也坚决反对郡县制。

有了许多文武官员的暗中支持,反对派就更加大胆了,请愿上访不断,有的还以自杀强谏,闹得朝廷鸡犬不宁。在一次秦始皇举行的宴会上,对立两派当着秦始皇的面就唇枪舌剑地争吵起来,那个淳于越(战国时期的齐国博士)就对秦始皇大讲郡县制的弊端、违背祖宗制度,等等。秦始皇将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去议论。

时任丞相的李斯蓄意扩大事态,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诸生”及私学。李斯针对淳于越的言论,称述“五帝不相变,三代不相袭”,自古因时代不同,治理方法也随之改变。如今天下已定,法令统一,儒生“不师今而学古”,指责当世,惑乱百姓,他们以“私学”诋毁“法教”,指责朝政法令“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甚至造谣诽谤。这种现象如不禁止,必将削弱皇帝的权威,臣下结成反对的派别。 于是李斯建议道:“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私学,焚《诗》《书》,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于是在秦代首都咸阳纵起了焚书的烈火,接着这样的烈火在全国各郡或先或后被点燃了,而且在一个月内没有熄灭过。在这遍及全国的大火中,秦以前的中国古典文献,除自然科学(医药、种树)及神学(卜筮文献)以外,几乎全都变成了黑炭。

焚书事件发生后,对政府不信任与离心者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公元前212 年,有两个替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他们明知仙药是根本没有的,无非是借此骗取富贵,时间长了骗局终归要暴露,按照秦朝所献秦始皇验方不灵就要被处死的规定,两位方士恐怕逃不脱一死,于是他们散布了秦始皇一系列专制独裁的过失,借口不能给这样的人求仙药而溜之大吉。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恼怒,因为他为求仙药给了这些方士巨万资财,不但没有人为他寻到仙药,而且还说他的坏话,又加上首都咸阳的儒生也有人散布妖言迷惑民众,于是秦始皇派人普遍严加审问,儒生们相互告发,牵连到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这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被抓去活埋。历史上把这一事件与焚书事件连起来统称为“焚书坑儒”事件。

猜你喜欢
仙药郡县制私学
开卷有益
嫦娥奔月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仙药”传奇
一丸“仙药”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浅析东汉的私学与士人
浅论吐鲁番郡王统治下维吾尔族的经济情况
“六艺”之“五射”新考
中国古代私学管理对当今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