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华 杨建忠 毛志刚 朱茂晓 吴林坤
摘要根据2012年9~12月的太湖鱼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年渔业捕捞数据及渔具渔法等资料,分析了太湖渔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鱼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湖鲚等小型鱼类的比重不断增加,渔业资源的小型化衰退趋势明显。网簖与高踏网的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开捕初期,并且不同湖区的渔获物产量及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太湖各湖区的鱼类资源密度依次为湖心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不同食性鱼类的资源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浮游食性鱼类的资源密度在湖心区最高,草食性鱼类则在东部湖区最高,这与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饵料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针对太湖捕捞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和强化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等建议,以期为太湖渔业资源的合理调控和有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渔获物组成;渔业资源;渔业管理;太湖
中图分类号S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117-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5B06/07)。
作者简介沈振华(1971- ),男,江苏苏州人,工程师,从事渔业资源管理研究,Email:shenzhenhua_szh@126.com。*通讯作者,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鱼类生态学研究,Email:dazhaxie217@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04太湖地区气候温和、水网稠密,渔业资源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蓝藻水华频繁发生,湖泊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同时由于江湖阻隔、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太湖渔业产量和渔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2]。太湖鱼类的研究开始于1951年,迄今为止已进行了10多次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鱼类种属的记录、鱼类区系的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3-5],而关于太湖不同类型湖区的渔获物组成分析的报道较少[6],特别是不同渔具或不同捕捞时间段内的渔业资源产量变化还未见报道。同时,太湖渔业资源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捕捞压力,捕捞过度与资源养护已成为太湖渔业研究与管理的焦点之一[7]。笔者于2012年9~12月对太湖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渔具渔法、渔获物种类和组成以及渔业资源总量估算等,同时结合太湖历年渔业资料以及不同类型湖区的划分,分析了太湖渔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控制太湖鱼类资源小型化衰退趋势的对策,以期为太湖渔业资源的合理调控和有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2012年9~12月,在太湖东部湖区、北部湖区和湖心区3个区域,收集整理渔民网簖和高踏网等渔具的渔获物产量及鱼类组成等资料,其中网簖共设置23个调查点位(119°08′~121°55′E,30°05′~32°08′N)(图1),高踏网共调查12副网具的全部作业情况。
1.2研究方法2012年9~12月太湖开捕期间在洞庭山、平台山、贡湖湾、梅梁湾等处设置定点网簖(网簖墙网长200 m,网目4 cm),详细收集渔获物资料。2012年9月6日~9月30日高踏网开捕期间,租用底层拖网渔船,使用高踏网(网长1 500 m,网目0.5 cm)进行水平拖网调查。调查共收集12副高踏网的渔获物产量及作业情况,由于高踏网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心区,因此未对高踏网渔获物进行分区调查。采集到的渔获物现场鉴定种类,进行体长、体重等生物学测量,并记录数量、采集地等相关数据。部分采集到的鱼类用10%甲醛溶液固定,制作成标本保存,鱼类鉴定依据《太湖鱼类志》及相关文献[2,8]。1952~2012年太湖的渔业捕捞产量及沿湖各个区县的渔获量数据由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提供。
2.1渔业资源历史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1952~2012年间太湖鱼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952年的4 061 t增至2012年的50 300 t,单位水域产量达到223.6 kg/hm2。其中,1995~2012年鱼类产量增长迅速,捕捞产量从14 571 t迅速上升至50 300 t,平均每年增长5 104 t。从图2可以看出,湖鲚等小型鱼类的比重逐年增加,大型经济鱼类比重减少,渔业资源的小型化和单一化趋势明显;2009~2012年,鲢、鳙等大中型鱼类的产量及比重均明显增加(图2)。
2.2渔具渔法及渔获物调查
2.2.1渔具渔法。太湖水面大,生境复杂,既有流水也有静水,既有沿岸浅水区也有湖心深水区,能够适应不同生态习性的鱼类栖息和繁衍。为了捕捞不同生境的鱼类,相应的渔具渔法也非常多,20世纪50年代苏南水产局组织太湖地区渔具调查发现共有4类60种。随着太湖渔业生产的发展,渔具渔法发生较大变化,毒鱼、炸鱼、电捕鱼以及密眼流刺网、底拖网、闸口套网等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的落后渔具渔法先后被禁止和淘汰。同时,因为渔具材料合成纤维化、渔船机动化和渔业改革,引进和发展了部分先进渔具(如三层刺网、小丝网、网簖和飞机网等)。目前太湖主要渔具有高踏网、网簖、飞机网、刺网、小兜网、银鱼网等(表1)。
2.2.2网簖渔获物组成。2012年9~12月网簖渔获物的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组成随捕捞时间发生变化,且不同湖区间的渔业产量及鱼类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表2,图3)。东部湖区的网簖渔获物主要由鲢、鳙(40.5%)和小杂鱼(38.1%)组成,占渔获物总重量的78.6%;草鱼(10.0%)、鲤(5.1%)、翘嘴鲌(2.9%)也是重要的渔获物对象(表2)。北部湖区的网簖渔获物中鲢和鳙占78.4%,鲤、红鳍原鲌、花鲬骨等经济鱼类也占一定比重。湖心区鲢、鳙所占比例更高,达到92.0%;其他鱼类比重均较低。在北部湖区和湖心区小杂鱼的重量比迅速下降,仅为2.7%和0.4%。网簖渔获物组成也随捕捞时间发生变化,如在东部湖区鲢和鳙的产量比例从9月的58.8%下降至12月的19.2%,而小杂鱼的比例则从26.7%上升到53.2%(表2)。在北部湖区鲤、红鳍原鲌和花鲬骨等鱼类资源则随着鲢和鳙产量的下降,其在渔获物中的比例迅速上升。
不同湖区的网簖渔获物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湖区单个网簖月均产量676.2 kg,而北部湖区和湖心区单个网簖的月均产量分别为8 574.6和9 811.4 kg,是东部湖区的12.7倍和14.5倍(图3)。各湖区的网簖渔获物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开捕初期产量最高,后期产量最低;其中9月开捕的前10 d,东部、北部和湖心区3个湖区的渔获物产量分别占其全年产量的21.2%、77.5%和69.6%(图3)。
2.3基于渔获物调查的渔业资源量评估基于此次渔获物
3个湖区的渔业资源总量大小依次为湖心区>北部湖区>东部湖区,而资源密度则为湖心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不同食性鱼类在各湖区资源密度的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浮游食性鱼类湖鲚、鲢、鳙等在湖心区密度最高,而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密度则在东部湖区最高。这与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在各湖区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
3讨论
3.1太湖不同渔具渔获物分析及其资源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渔具的结构、作业方式、最小捕捞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捕捞对象和捕捞能力是不一样的,从而造成渔获物量及组成上的差异[9]。此次调查中使用的网簖通常设置在湖泊边缘水道、港湾进出口等鱼类洄游通道上,其捕捞对象主要是个体较大、游泳能力较强的渔业生物;而高踏网是一种大型的流动拖网,能将上、中、下层的鱼类一网打尽。与网簖渔获物组成相比,高踏网中比例最高的湖鲚、银鱼等小型鱼类在网簖中基本没有捕获,网目较大的网簖对于小于10 cm小型鱼类资源严重低估,其渔获物中鲢、鳙等大中型鱼类占主体。高踏网和网簖的渔获物产量也存在明显差别,单副高踏网仅9月开捕期的产量就达到70.2 t,而单个网簖9~12月的渔获物总产量最高仅为25.7 t,可见高踏网的捕捞强度对于太湖渔业资源杀伤力巨大。各湖区间网簖渔获物产量的差异主要与网簖的规格有关,东部湖区网簖的陷鱼网袋较短,仅为100~200 m,而北部和湖心区的网袋长约500~1 000 m,因此其所陷鱼类数量较多。由此可见,网具规格及作业方式的不同会造成渔获量与种类组成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时,应尽可能详细统计各种渔具的渔获物资料[10]。
太湖渔业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其中湖心区的鱼类资源总量及密度均高于其他湖区,这与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在各湖区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11]。湖心区水体的氮磷营养盐含量较高,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资源丰富,为湖鲚、鲢、鳙等浮游食性鱼类提供了充足的生物饵料;而北部湖区营养盐含量过高以及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引起蓝藻水华频发,水质恶化,鱼类资源减少[12]。不同食性鱼类在各湖区资源密度的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东部湖区水草丰富,而草食性鱼类多分布水草区,因此东部湖区的草鱼比例达到10.0%,其他湖区草鱼比重则极低。同样,水生植物也为鳜、乌鳢等以小杂鱼为食的肉食性鱼类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食物,其产量也相对较高。北部湖区和湖心区虽缺少水草,但河蚬等底栖动物生物量较高,故鲤、花鲬骨、似刺鳊鮈等底栖食性鱼类分布较多。
3.2太湖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根据此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及历年渔业资源变化的趋势,太湖渔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鱼类资源小型化和单一化衰退趋势明显。太湖渔业管理也采取了多种养护措施,如伏季休渔、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等[1]。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太湖渔业资源衰退危机,但上述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笔者根据2012年太湖渔业资源的分析结果,太湖自然捕捞渔业保护的关键在于捕捞强度的控制、适当的捕捞时间以及增加大型鱼类种苗的放流量。
(1)严格控制捕捞强度。过度捕捞是导致太湖渔业资源小型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是实现太湖渔业生态和资源保护的前提。目前太湖捕捞量最大的渔具是高踏网,其渔获物量约占总产量的80%。高踏网是一种大型捕捞渔具,开捕期近400副高踏网共同作业,捕捞范围广、强度大,而较小的网目将大小鱼类一网打尽,对渔业资源杀伤力巨大[7]。高踏网以小个体的湖鲚为主要捕获对象,基本作为饲料鱼进入市场,经济价值极低,是对渔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减少和禁止在太湖中使用高踏网作为捕捞渔具,一方面可以减少渔业资源破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渔业资源更有效的利用以及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近年来也根据实际问题颁布了《太湖高踏网禁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计划以转产转业等多项扶持政策,逐步全面禁止高踏网入湖生产。
(2)合理调整开捕时间。合理调整开捕时间,是实现渔业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规定9月l日至12月31日为开捕期,从目前的水体环境条件和鱼类生长情况看,太湖开捕时间延迟1个月至10月1日,在湖泊生态学上有重要实践意义。9月太湖水温仍较高,是鱼类最适宜的生长期;而太湖鱼类放流试验表明放流的草鱼、鲤、鲢、鳙等鱼类10月捕捞时的平均体重比9月高5%~33%[1]。2012年太湖渔业捕捞产量统计数据表明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开捕第1个月,而此后捕捞的总产量常常低于首月的产量,可见湖泊渔业产量不完全决定于捕捞时间的长短而是依赖于湖泊中的资源量。同时从渔业保水角度来看,9月正好是太湖藻类增殖强度的缓解期,鱼类的生长可以继续摄食大量藻类,能有效去除更多来年的水华藻种,起到鱼类控藻和渔业保水的生态效果。因此,建议将禁渔期延长一个月,从放流鱼类的生长、降低渔民劳动强度以及湖泊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都是有利的。
(3)增加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合理调整太湖鱼类种群结构,增加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是现有条件下防止鱼类小型化和优化渔业结构的重要对策之一。太湖最早的人工放流增殖试验始于1957年,至2008年累计投放鱼种2.9亿尾[2]。2009~2012年鲢、鳙等大型鱼类的捕捞产量明显增加,其产量相对2001~2008年期间增长1.36倍,所占比重也由11.3%上升至26.7%。四大家鱼及翘嘴鲌等鱼类种苗的年均放流重量也从2001~2008年的299 t增加到2009~2012年的679 t。太湖放流鱼类的产量变化表明大型鱼类放流数量的不断上升,其捕捞产量及其所占比重也逐步增加。
太湖的渔业资源与生物饵料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因此应根据其资源分布特征合理选择鱼类增殖放流的地点。例如,按照浮游生物饵料的生物量区域分布特点,选择大湖区作为重点放流水域,主要放流鱼类为浮游食性的鲢、鳙鱼及表层肉食性鱼类翘嘴鲌等。根据东部沿岸湖湾水草丰富的特点,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细鳞斜颌鲴等碎屑食性鱼类以及鳗鲡、扣蟹等高价值品种主要集中在东部湖区放流。由此可见,有效增加大型鱼类的人工放流数量以及合理调整放流鱼类结构是稳定太湖渔业产量和控制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谷孝鸿,朱松泉,吴林坤,等.太湖自然渔业及其发展策略 [J].湖泊科学,2009,21(1):94-100.
[2] 倪勇,朱德成.太湖鱼类志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81.
[3] 伍献文.五里湖1951年湖泊调查(五):鱼类区系及其分析[J].水生生物学集刊,1962(1):99-113.
[4] 朱松泉.2002-2003年太湖鱼类学调查[J].湖泊科学,2004,16(2):121-123.
[5] 毛志刚,谷孝鸿,曾庆飞,等.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11,30(12):2836-2842.
[6] 朱松泉,刘正文,谷孝鸿.太湖鱼类区系变化和渔获物分析[J].湖泊科学,2007,19(6):66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