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吸引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

2014-04-29 00:44李玲吴国平
中国美容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李玲 吴国平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及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 VSD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3天(T2),治疗后7天(T3)的心理焦虑情况,更换床单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7天患者的心理状态、创面愈合率、感染控制、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焦虑状况,缩短病程,减轻经济负担,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护理干预;难治性创面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1-0019-03

在临床工作中经会常遇到久治不愈的难治性创面,长期以来都采用清创,常规换药,待肉芽生长良好后再植皮封闭创面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存在疗效不佳、病人痛苦、治疗时间长、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创面易感染等问题,而且长久的治疗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如何加速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医护研究的热点。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l0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科共收治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所有病例均除外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妊娠,创面活动性出血等。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28.3±6.4岁,创面大小(5.4±1.0)cm×(7.8±1.3)cm;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l5~45岁,平均27.6±6.1岁,创面大小(5.7±1.1)cm×(8.2±1.5)c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创面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行清创消毒,并取创面脓性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1.2.1 实验组(VSD组)

1.2.1.1 治疗:创面彻底清创、止血,尽量清除异物和缺血失活及坏死的肌肉、肌腱、骨等组织,敞开所有死腔。防止因清创不彻底而导致的坏死组织及粘稠分泌物堵塞VSD泡沫海绵和引流管。根据患者创面体创面的大小、形态和深度,裁剪泡沫海绵,使之与创面匹配并分区、分层填满间隙,避免死腔积液,然后用半透膜粘贴,严格密封整个创面与硅胶引流管,连接负压。应注意保持负压腔的密闭,持续负压吸引,负压值维持在200~600mmHg,及时处理阻塞、漏气等情况,感染创面可同时用敏感抗生素冲洗,6~8天后更换VSD薄膜,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生长良好为止。

1.2.1.2 护理措施:①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VSD、说明使用时注意事项,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扰,加强对治疗的信心;②VSD维护:主要是观察有无漏气,负压是否太大导致疼痛,引流液的性状等;③基础护理: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的清洁,观察患者的舒适性,疼痛及疼痛程度等。

1.2.2 对照组(常规组)

1.2.2.1 治疗:常规换药组入院时创面处理同VSD组,以后视创面情况1~3天更换敷料一次,较深、较大创面放置引流条,感染性创面用敏感抗生素抗炎,每6~8天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一次。

1.2.2.2 护理措施:①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病程及治疗方法和愈合效果,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及治疗。介绍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配合的事项,让患者知道情绪、饮食等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②创面护理:观察创面敷料是否干燥,了解创面渗出情况,创面是否有异味,是否肿胀等;③基础护理: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的清洁,观察患者的舒适性,疼痛及疼痛程度等。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3天(T2),治疗后7天(T3)的心理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问卷采用患者口答护士代填的方式,20min内完成,结果按4级评分法转换为标准分。根据情绪评定手册,焦虑>89为重度,70~88为中度,51~69为轻度,50为无焦虑;记录至创面愈合的换药次数、更换床单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状况(见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焦虑程度相当,无明显差异。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改善,提示对治疗充满信心,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一步减低,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却逐渐升高,两组患者的焦虑值差异显著(P<0.01)。

2.2 其他观察指标(见表2)

3 讨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而且其发生率逐年增高。创面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都要经历修复过程,但是慢性创面形成是愈合过程中一个或多个修复因素受损或延迟所致。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可分为两类,创面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创面坏死组织、异物存留,创面干燥,创面由于大小便失禁浸渍污染,经常性机械性损伤刺激创面,使用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药物作用创面等;全身因素包括:营养状态、血氧含量、年龄、机体免疫状态、感染控制程度、患者心理状态、合并症的出现与否。其中任何因素都可以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慢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超声、高压氧、电刺激等,虽然初步证实这些方法能加强创面愈合,但并不都是行之有效,急需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Fleischmann在1993年提出将传统的负压引流与现代封闭性敷料相结合的新型疗法,并用它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获得了成功[1]。裘华德[2]将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普通外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年临床应用表明,VSD技术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手段,治疗急慢性创面包括压力性溃疡、下肢溃疡、急性创伤、皮片移植、撕裂伤等尤其在处理一些慢性、难愈性创面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点。

3.1 笔者的结果表明,采用VSD技术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主要原因是:①患者能及时了解创面情况:VSD透明薄膜使创面及周围皮肤情况易于观察,因此负压吸引比传统换药更能及时了解创面情况,早发现问题早作处理,患者对创面好转的情况随时都了解,心理踏实;②应用VSD技术,通过将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引流管与创面的中介。应用半透膜密封创面。全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引流,通过改善局部血运。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控制感染;并使创面与外界隔绝,避免医源性感染与交叉感染发生:减少换药的次数,减少了患者搬动的次数,既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和患者的痛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压力。

3.2 VSD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换药组。主要是因为VSD有以下作用:①改善创面血液循环。负压作用下,创面组织液被吸引出体外,减轻了组织水肿和毛细血管损伤,小血管后负荷降低,创面血流量增加,伤口处血流量增加,局部氧分压及乳酸水平也增加,又可促进伤口的愈合[3];②产生的机械应力可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可能是由于负压使敷料与创面之间产生的机械力促进组织扩张膨胀,刺激血管再生,增强细胞分裂能力,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4-5];③可有效引流炎性渗液,减轻创面组织水肿,减少感染率。和传统的换药引流条比较,封闭式负压引流使引流效力增大,引流范围规范均匀,由于负压吸引及时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保证创面洁净,避免局部渗液积聚,从而减少细菌存活、繁殖的培养基;敷料中的负压环境,可以使体液向敷料中渗出,形成由创面向敷料的缓慢液体流动,这可能也不利于细菌向创面内侵袭;换药次数的减少,也减少了创面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同时,透明膜还有利于创面的观察,它可以避免伤口神经末梢暴露而发生坏死[6];④ 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还能降低创面中免疫蛋白酶活性,增加纤维连结蛋白量。封闭式负压吸引有助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促使机体分泌纤溶蛋白激活物,创面内纤维蛋白溶解,胶原组织增生,从而加速了慢性创面的愈合[5]。本组病例中VSD组创面肉芽生成明显快于常规组,且肉芽新鲜、红润、不易出现水肿、老化等现象。

VSD技术防止创面污染,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负压作用能使引流区创面内渗液等达“零聚积”。达到“零聚积”,保持有效及持续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严密观察负压源的负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VSD 材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以及引流液的性状,保证有效引流,提高治疗效果[3]。此外,我们必须重视患者的自身感受,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解除他们的思想负担,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必须做好护理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受压、脱出,并向患者做好注意事项的宣教指导。

[参考文献]

[1]Fleischmann W,Becker U,Bischof M,et a1.Vacuum sealing indication technique and results [J].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1995,5(1):37-40.

[2]裘华德,王彦峰,李汉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2.

[3]Lindstedt S, Malmsjo M, Ingemansson R. Blood flow changesinnor malandischemicmyo cardium during topically applied negativepressure [J].Ann Thorac Surg,2007,84(2):568-573.

[4]Morykwas MJ,Simpson J,Punger K,et a1.Vacuum-assisted closure: state of basicresearch and physiologic foundation [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7):121S-126S.

[5]Penn E,Payment S. Management of adehiscedab dominal wound with VAC therapy [J]. Br J Nurs,2004,13(4):194-201.

[6]倪花,周水鑫.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 29):107-108.

[收稿日期]2013-10-14 [修回日期]2013-11-08

编辑/张惠娟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