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冉
文言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就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并不令人乐观。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串讲法”为主要授课形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可见,這种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果较差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改变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文言文课堂效率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文言文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文言文本身的因素。文言文作为古代的语言,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二是考试的因素。考试中,文言文不是考字词,就是考翻译,或者考背默,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由自主地就倾向于字词的学习和记忆。由于考试命题的原因,教师也不得不把字词句的解释作为学习的重点。面对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文言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去看、去读、去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从解读课文背景入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开篇就谈到秦晋围攻郑国。教师可就这一问题引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两年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那么秦国为什么也要来打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要向外扩张。所以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也就合情合理了。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了解,就会想知道战争到底进行得怎样了。这种导入讲解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古代的文化常识入手。古时谦辞、敬辞的运用十分讲究,不同的场合要运用不同的谦辞、敬辞。如古时候称呼别人父亲为“令尊”,称呼自己父亲为“家父”;称别人孩子为“令郎”,称自己孩子为“犬子”。教师可讲一些相关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文言文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就有了可能。
二、重视学生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见阅读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通过诵读,学生对文中描述的事物、所体现的意境、所表达的情感就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讲究上比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少了,多数只看看而己,这又偏向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不偏。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这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做一些诵读指导。文言文或以对偶为主,或整散结合,读起来都抑扬顿挫,给人美感,如《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句子学生就非常喜欢。从诵读中,学生找到乐趣,体验快乐,慢慢就会喜欢学习文言文。
三、改变教学重点
很长时间,高中文言文教学都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教师大多以字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解读作为教学重点,较少涉及文化内容的分析解读,而高中学生也感觉学习文言文字词很枯燥乏味。这种困境让文言文的教与学都成为了一种负担。
其实,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此改善文言文教学模式,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也提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所以,文言文学习不仅仅是读懂文章、学会用法,更应该走进历史人物,吸收人物精神养分。例如《鸿门宴》中刘邦的狡诈多端、忍辱负重、随机应变,项羽的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等性格特点,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对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态等的分析和和理解,学生陶冶了情感认识,提高了审美情趣。
在这里,学生的探讨是自主的,学生的理解想象也是自由的,因而学习也是生动、有趣的。当学生为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所感动、所敬佩、所厌恶时,文言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四、转换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整节课的思路结构要由教师掌控,如同教师给学生指了个方向,至于怎么走,由学生自己决定。所以,转换教师角色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动”起来,文言文课堂才更受学生的欢迎。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几点看法,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以及整体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