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印象

2014-04-29 00:44
艺术品鉴 2014年10期
关键词:笔墨财富主人

最近几年间,在国画界和收藏界,崔如琢的名字不断被提及,他的画作被全球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广泛收藏,今年凭一幅《丹枫白雪手卷》拍出1.84亿港元的天价,他成为了中国当代书画家中的“最贵”,但他却隐居在北京郊区,潜心艺术,一派“隐士”之风。

从2007年创办崔如琢个人美术馆,到2010年举行“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全国17站巡展,再到日前他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艺术展”,崔如琢能有如今的地位并非偶然,在这“热闹”的背后,是他对于艺术、收藏、生活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懂得笔墨方能作好画

70岁的崔如琢从艺逾50载,他早年作画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傅抱石等先贤大师。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绘画为李苦禅入室高足。

“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崔如琢经常这样说。他表示,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中国书画不仅仅是讲究意境问题,也要讲究笔墨,笔墨的拓展研究一定要建立在扎实基本功之上。”

从师苦禅先生,他始终不忘恩师教诲:“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多年来,崔如琢一直在专注于传统水墨画笔墨结构的现代性探索,将他对生活的体悟与感受及他的思想感情都贯注笔墨之中,通过一点一线,一水一墨,描绘出胸中的逸气,因而,在崔先生的作品中很少看到清雅细腻,更多的则是浓泼淡写般的挥洒,落笔惊风般的气魄。

特别是他的指墨画,虽然师法于潘天寿的指画技法,但是,通过对传统笔墨形式的解构、重组,在笔墨技法上,延展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方式。据崔如琢介绍,他创作的指墨作品,有时候需要手指、手掌、手臂、拳头,甚至一些自己发明的工具辅助作画。

“指墨艺术更能够体现中国的哲学精神。”崔如琢表示,画指墨是与用笔完全不同的,因为笔可以控制,但手控制不了。所以把手放进墨盘,在宣纸上画画的时候,在没有沾到宣纸之前,墨的自然流淌是控制不了的,所以这种绘画本身就有一种偶然和必然。另外,手上的墨不多,刚开始画下去有墨,但画着画着没有墨了,墨没有到,但意到了。“这些墨和意、意和气、偶然和必然、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关系,都是哲学的关系。所以指墨作品比用笔画出来的生动得多。”

钻研指墨书画10余年,崔如琢可谓成就斐然,不仅有花鸟,还有巨幅山水、诸体书法,他的指墨手卷、册页、扇面别开生面,拓展出无限空间。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称其为“继往开来一大家”。

鉴赏根在文化意蕴

崔如琢在艺术方面造诣深厚,一方面得益于笔墨修行,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对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

尽管一再宣称鉴赏只是他的业余生活,收藏圈广泛流传的一个例子足以彰显崔如琢的鉴赏能力。

在国外生活的多年,崔如琢把收藏当成学习中国传统的手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旅美期间,他先后收藏了从宋元到明清、近现代绘画大师的数百件精品。其中包括明代大写意画家徐渭(号青藤)、陈淳(号白阳山),明清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八怪、新罗、虚谷、赵之谦、吴昌硕,以及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直到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等等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崔如琢告诉记者,他有一本石涛画罗汉的册页,是其花6年时间画的,画中有4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这非常罕见,估计全世界只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香港的一个收藏家有类似作品。有人向我问价,我说给我20亿元我也不卖。”

“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越研究,就越会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传统艺术大师的伟大……”崔如琢说,他收藏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是为了学习研究,他是搞绘画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很重要,因此,“我收藏的重点是近代和古代书画家的作品,至于它们现在的价值那么高可以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并不很关心。”

做自己的四个主人

作为一个画家,画中气象和生活中的情势是契合的。崔如琢是闻名遐迩的鉴藏家、书画家,同时,更是一个学养深厚、感情丰富的传统文人。

在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崔如琢有一方闲章,名为“四主人之印”,并作为他自己的人生格言。所谓“四主人”,就是要做“身体的主人、精神的主人、家庭的主人、财富的主人”。

“养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崔先生说,作自己身体的主人,不仅要有好的生活习惯,也不仅仅说很健康就行,你还要会生活,要会享受生命。

“人不仅要有好身体,也要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不盲目崇拜,不人云亦云。”作为精神的主人,崔如琢认为,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亦或观点、主张,能够冷静、理性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不盲目崇拜。对于自己这么多年的艺术创作,崔如琢说,“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有做精神的主人、艺术的主人,才可能有所建树。”

中国文人,似乎向来耻于谈钱。如果一个书画家动不动就说自己“三万一尺”,常常会成为圈内笑柄。那么崔如琢是如何看待财富的呢?

“我不以清贫为乐,我会以清贵为乐,贵不仅是富有,贵是一种文化。”崔如琢说,文人以清贫为乐,是对财富的偏见。他认为,艺术家要有“清贵气”,就像读书人要有书卷气一样,而“清贵气”,是要有物质条件来营造的。

“创造财富是价值,拥有财富是能力,享受财富是艺术。”与其他艺术家不同,崔如琢从不隐瞒自己的财富及对财富所持的观点。2007年,他斥巨资在北京东北观唐花园修建了静清苑暨崔如琢美术馆,这是一处占地8亩之大的园林式别墅,取山间灵石、古木,装点古朴苍劲;凿池引流,回环曲折,显得灵秀通透;亭台楼榭间有书有画有琴音,潺潺流水中有野鸭闹春、大雁争鸣、金鱼游弋……骨子里面透着一种高古、清雅。

“静清苑是我的一件作品,是我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情结。”崔如琢说,“当初建这个园子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把江南园林清灵秀美的神韵和北方王府疏朗大气的气势结合起来。我觉得一个画家不应该只是画画,还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范围,这个范围最好和传统的文化、传统的艺术相得益彰,彼此交融。”

“一个真正画家画的不是技巧,而是对人生的理解和体味,画的是修养和情感。”生活中的崔如琢是个心地澄静的汉子。他说,大师不应该只自己修身,而更应该去教育另一半和后代,把修炼和修养教给家人,做家庭的主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何谈其它?,要使家里和谐美满,天伦之乐才是人生至乐。”

猜你喜欢
笔墨财富主人
笔墨童年
主人有的我也有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笔墨厨神
弓的主人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笔墨厨神
主人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