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业增长看点

2014-04-29 00:44袁海霞
投资北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融业北京市北京

袁海霞

今年以来,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北京市金融业加快增长。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是2010年二季度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占GDP比重16.4%,为2005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预计下半年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家和北京经济缓中趋稳,重点行业平稳运行,贷款需求稳中有升,金融业仍将保持平稳发展。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

2014年上半年国家和北京市宏观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结构继续改善的运行特点。从全年走势来看,虽然产能过剩问题仍未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但在近期定向降准、棚户区改造等组合型微刺激政策逐步见效、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有利条件支持下,国内和北京宏观经济增长将呈现趋稳态势。

预计国内经济全年增速在7.4%左右,北京市经济增长在7.2%左右。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4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下半年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宏观经济的缓中趋稳,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稳定发展将带动融资需求增长相对平稳,多项金融改革加快推进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有利于北京金融业整体平稳发展。

利率市场化的压力

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12.5%,高于去年同期,同时也高于2011至2012年11.5%的年均增长水平。从重点行业发展来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进一步企稳,第三产业中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增长有所改善,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呈现平稳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等重点行业的利润指标较上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行业发展企稳,效益表现较好将带动资金需求稳步增长。央行北京营管部的贷款需求指数表明,随着经济增长有所企稳,整体贷款需求指数稳中有升,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5,为2012年二季度以来最高。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有所回落,非制造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均有所上升。信贷需求的平稳增长将支撑占北京市金融业四分之三的银行业保持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为银行转型发展持续带来压力,对银行盈利产生冲击。最重要的影响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持续受到冲击。一方面,由于北京是资金聚集地,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众多,利率市场化导致竞争加剧,贷款利率下限放开降低银行贷款收益;另一方面,贷款利率放开后在资金脱媒、众多“余额宝”等冲击下,存款利率已有所上浮,这也抬高了资金成本。存贷利差的盈利空间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断被压缩。2014年一季度,政策性银行净息差从2013年的2%左右下降至1.3%以下,国有商业银行从1.7%左右降至1.5%左右。此外,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创新、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将为居民、机构提供更多渠道投资,这将进一步分流银行信贷资源。

改革创新加快证券业步伐

继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相关的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带动证券相关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进一步深化发行和退市制度改革。7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惩戒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塑造理性投资文化等。证券行业的多项创新业务范围扩大:融资融券试点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范围扩大,转融券业务试点范围扩大,同时在汽车、房地产、消费等领域发行相关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资产证券化有所加速。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多措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放松企业并购重组管制。3月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7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大幅减少和简化并购重组行政许可,在并购重组支付手段、定价方面也更加灵活而有弹性,降低企业并购重组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有利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并购重组活动比2013年更加活跃。仅上半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案例2007起,涉及交易金额1.27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并购重组交易涉及金额的总和。企业并购重组活跃将带动证券、投行相关业务加快增长,整体而言证券相关行业较快发展态势将延续。

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

截止2014年7月,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850家,其中北京298家。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即新四板)自2013年底挂牌之后,首批50多家企业已经正式上线挂牌,3家中小企业与有关中介机构签约,拟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规模2.5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北京市在资本交易市场建设方面缺憾,而北京市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运行,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北京邮票交易中心的批准设立,也推动了北京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

随着本市金融创新不断进行,融资担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基本覆盖了金融行业的所有业态。自2003年以来,新兴业态金融机构已经占据北京市新成立金融机构的一半以上,其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

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共有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915家,管理资本总量11410.2亿元人民币。共发生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案例261起,投资金额582.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7.1%和37.9%,均居全国首位,投资额接近去年全年。共批准设立81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117.5亿元,贷款余额113.6亿元,年内累计发放贷款87亿元,主要面向三农、中小企业、个体工商及个人。随着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持续增长,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新兴金融机构快速发展趋势将延续。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目前本市已聚集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近200家,其中第三方支付企业56家,纳入央行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统计的P2P融资企业31家。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崛起推动金融制度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对金融行业发展格局形成冲击,随着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北京有望成为移动支付业务试点城市。

京津冀一体化拓展机遇

今年以来,首都发展定位进一步清晰,北京将继续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与此同时,京津区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将会得到实质性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继续开展,在道路、交通、城镇化、大气治理、产业疏解、园区建设等各个领域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对北京市金融业发展是一大机遇。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三地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将使不同金融机构发挥差异化的定价和分层服务功能。二是国企改革和产业迁移中的企业融资、并购重组、产权改革等将产生多方面资金与金融服务需求,资本市场将获得更多良机。三是随着医疗、教育、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民生和公共事业的改革,需要金融业充分发挥融资等多项功能。四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将推动区域间金融要素优化配置,提升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北京市金融资源优势。

7月2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河北产权交易中心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三地金融要素市场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更主要体现在中长期发展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

猜你喜欢
金融业北京市北京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