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灌区对增加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2014-04-29 12:23姜树斌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改造

姜树斌

【摘 要】粮食安全不仅是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要想保证粮食安全的则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大型灌区对于粮食的增产具有较大的潜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粮食的产量,所以需要加大对大型灌区各项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关键词】粮食安全;大型灌区;粮食生产能力;改造

1 大型灌区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

1.1 使粮食的产量得以稳定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仅需要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同时还要有必要的粮食储备,这就需要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得以保持稳定性,与地域辽阔、气候资源丰富和粮食作用品种多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但与大型灌区的较高的灌溉保证率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关系。我国大型灌区的水源条件都要优于中小型灌区,粮食作物单产较高,而且总产量也较为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高度重视,使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即使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我国大型灌区的粮食产量也能保持稳定的态势。

1.2 工程条件适合于发展粮食作物

长期以来我国大型灌区都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器粮生产基础,这与大型灌区的工程条件是相互匹配的。因为我国大型灌区建设之初就是为以粮食生产服务的,所以在用水运行模式设计、工程规模、水源类型、调蓄能力、渠道流量及灌溉方式都方面都适用于集中灌溉,而且存在着灌溉周期长的特点。这种情况下,更适宜对大宗粮食作物的种植,而不利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近几年来,部分灌区利用井渠结合的形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虽然这种形式对灌溉的灵活性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但还受制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型灌区依然更适宜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1.3 具备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的水土资源条件

土地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与灌溉措施具有直接的关系,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满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并存的条件的,往往是只有其一,而另一项资源缺乏,同时存在的情况较少。所以要想实现对土地生产中增加灌溉的面积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在大型灌区中,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了良好的匹配,具备了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下。而当前在我国大型灌区内,所存在的情况是现有的灌溉面积只占规划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还存在着较大部分的旱地和荒地可以开发为灌溉农田。当前不少灌区是存在着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但也同时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所以大型灌区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以上这两种灌区存在的现状可以充分的表明,灌区在粮食生产能力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1.4 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利条件

我国在大力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更注重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而推广优质粮食作物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受制于种植规模小及品种混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粮食生产成本过高的最主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实现。大型灌区的运行模式更适宜于统一种植和集中管理,所以在大型灌区内进行农作物的区域种植和规模化经营,对于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2 加快大型灌区改造的具体策略

2.1 加强对大型灌区社会公益性的认识

大型灌区对于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和稳定粮食供给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但大型灌区工程规模大,骨干工程的投入远大于田间工程的投入,因此改造骨干工程是农民无法负担的,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起来,就是说必须承认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社会公益性。就田间工程而言,灌溉确有显著的增产效益,但在当前农业经济效益低于其他行业,农业中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又低于养殖业,种植业中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则属最低。在这种情况下,让经济相对落后的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产粮食,如果无法在粮食价格上实现合理回报的话,也只能由政府补贴,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本身也具有社会公益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要求地方政府和农民自筹资金配套进行田间工程的节水改造,但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如果没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支持,这样的安排很难实现,因此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应把粮食主产区的大型灌区作为重点,通过试点争取在资金渠道上有所突破。

2.2 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

制约大型灌区改造的最主要因素是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大型灌区改造的投入,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大型灌区的各项工程设施每年都需要有大笔的经费用于改造和更新,这样就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渠道,使灌区的各项设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有效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需要财政对于发展发啊呢基础设施的资金量进行逐年的增加,同时还需要广开渠道,利用多方面的投资来增加大型灌区改造的资金。

2.3 完善政府对大型灌区扶持的各项机制

大型灌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配套机制政府扶持大型灌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配套机制包括投入机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风险机制等。投入机制主要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大型灌区各类工程改造中,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该分担的份额,并形成財政制度。补偿机制主要是落实国家关于占用农村水利设施和农业用水补偿办法的规定,以市场机制和民主协商相结合的原则转让水的使用权,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灌溉用水。运行机制主要指科学界定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社会公益性,客观评价现行工程折旧有关规定的适用性以及享受优惠电价的必要性,在降低供水成本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风险机制主要指政府按照粮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期内限制粮食生产致使粮农受到损失时所应采取的补偿措施和资金支持体系。

2.4 加快对大型灌区改革的力度

大型灌区由经济转变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尽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其改革的成效并没有取得取其的结果。所以应加大对大型灌区改革的力度,从政策上寻找突破口,转变观念,秩序渐进,使用水户积极的参与到管理体制中来,加强各项管理职能,在考虑水价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统一核定管理运行费用,使农民受益的同时,减轻农民的负担。

3 结束语

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民众的生活,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所以保证粮食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则需要政府充分的发挥其职能,弥补市场调节中的不足和缺陷,加大对大型灌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积极调动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保证粮农的利益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洪林.兴凯湖灌区加快灌区改造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J].中国水利,2005(23).

[2]阎存.加强灌区节水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节水灌溉,2010,11.

[3]柳长顺,张秋平,朱山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发展对策[J].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水利发展研究,2009,08.

[责任编辑:刘帅]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改造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