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等
1 发病情况
吉林辉南县某养户饲养AA肉鸡10000只于16 日龄时突然发病。最初,仅有少数鸡只出现精神沉郁,双眼闭立,畏寒、采食量下降等症状;第二天大群开始出现大量打蔫的鸡只,并排出白色石灰样稀粪便,当天死亡152只。
2 临床症状
早期,病鸡出现精神沉郁,厌食、呆立,羽毛蓬乱,畏寒,扎堆、闭目嗜睡、翅膀下垂,啄肛现象,鸡饮水量有加大,粪便变稀,有白色粪便出现。很快鸡群开始有白色石灰样粪便或黄白色粪便,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鸡只开始脱水,鸡爪干瘪,眼窝凹陷,最后衰竭死亡。病鸡耐过后消瘦、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并伴有呼吸道症状。
3 剖检变化
病死鸡脱水,皮下干涩,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均有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以及粘膜有出血点;肠道内粘液增多,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胸腺肿大出血;气囊浑浊,增厚,气囊上有黄色干酪样物。法氏囊肿大为原来的2~3倍,表面有黄色胶冻样渗出物附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的法氏囊内充满血块,外观呈紫葡萄状。病程长的法氏囊萎缩,呈灰黑色。有的法氏囊内有干酪样坏死物;肾脏肿大,呈花斑肾,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积。在发病的后期,个别鸡出现典型的气囊炎、肝周炎和腹膜炎症状。
4 实验室诊断
4.1 将发病鸡的病料送往吉林卓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取病鸡的法氏囊制作成悬混液,离心取上清液。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传染性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进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采用梅花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打孔,中心孔加满抗原,周围孔分别加满待检血清和标准阳性血清,置湿盒中放于37℃温箱中过夜,经24h观察结果。试验结果:标准抗原孔与阳性血清孔以及待检血清孔与抗原孔之间均出现沉淀线。证实分离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
4.2 采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出大肠杆菌,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证实为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
4.3 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法氏囊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5 治疗措施
确诊后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包括:①每只鸡卵黄抗体肌肉注射1.5ml,肌肉注射长效恩诺沙星0.1ml/每只鸡;②肝肾康饮水,一瓶加水400斤,晚上饮,连用3d;③采用口服补液盐饮水。一瓶加水300斤,连用5d;④改善饲养管理。鸡舍温度提高2~3℃,用过氧乙酸1:500比例对鸡舍环境进行消毒及带鸡消毒,每天2次;⑤严格的隔离措施,挑出病鸡,防止病情扩散。按照上述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的第2天,鸡群死亡明显减少,第3天,鸡群状态明显好转,死亡降至每天7~8只。截止到第5天,鸡群完全恢复正常,未再出现死亡鸡。
6 病因分析和诊治经验
据了解,此次发病是在疫苗免疫的第3天,很难排除疫苗的应激是否太大。因为,活毒疫苗一般在1~3d内往往具有较强的反应。但是,作为一种常规疫苗,其本身是不应该出现如此严重的反应。当然,也不排除潜伏期感染法氏囊强毒的可能性。该养殖户饲养肉鸡多批,是否与其鸡舍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管理较差、法氏囊野毒污染严重等因素有关。
在该病诊疗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生后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鸡患法氏囊病后,极易引发大肠杆菌,二者混合感染几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标本兼治,既要治疗法氏囊,又要选择高效敏感药物治疗大肠杆菌。同时,还要注意通肾,加强消毒,提升舍内温度。另外,笔者在多年临诊经验中总结出,法氏囊过后,新城疫很快跟进,这与鸡的体质低下、免疫抑制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法氏囊后的4~5d必须考虑新城疫的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