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敬伟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基,农业是全球产业之母,丰收是全人类共同梦想。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约30亿人口提供能量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需要水稻产量的增高,中国是水稻产量大国,水稻产量必须在现有水平上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提高秧苗质量为关键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俗话说“秧好半年粮”,实践证明,培育水稻壮秧,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增幅10%~1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一直以来水稻育秧技术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由过去以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提高秧苗素质为关键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从而对发展水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克服其薄弱环节,进一步以秧苗素质为中心,提高育秧技术水平,培育壮秧,充分发挥壮秧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的优势。本文根据多年的水稻生产实践,现将水稻育壮秧技术总结如下:
1 水稻壮秧的标准
(1)秧龄适宜,从播种到插秧一般为30~35 d,否则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主要原因是秧苗过大,机插会损伤秧苗,推迟返苗1周左右。目前,从外表看长势老健,富有弹性,叶片挺直、叶色绿中透黄的苗子比较健壮,秧苗的高度以12-14cm,不超过14cm为好。因为秧苗过高,节间拉的过长,说明秧苗处于徒长状态,所以节间缩短是壮秧的标准。(2)茎宽。经多年调查,水稻秧苗的假茎粗壮且根部越宽扁,说明水稻秧苗素质越好。秧苗的假茎扁宽达到4mm 以上即为健壮秧苗的条件之一。(3) 干重高。秧苗体内积累的干物质越多,碳氮比协调,干重越高,充实度大,秧苗体内束缚水含量高,秧苗越稳健。目前,每100 株壮秧的干重在15 g 以上即为壮秧。(4)白根多。秧苗根系多少和根长的标准以数量和长短决定,壮秧的根系每片叶应有9-12条根,而且根系必须是白根,不能是黑根或褐根,无根腐发生。根长应达到5~10 cm,而且带有根毛。
2.水稻育苗方式
2.1工厂化育苗。
该育苗方式适用于种粮大户或机插秧统一育苗。一般情况下,要建一栋或几栋冷棚,棚高1.8~2.0 m,棚宽6~7 m,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 2园田旱育苗。
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玉米田中育苗,这种育苗方式便于管理,而且培育秧苗比较健壮,插后分蘖快,分蘖率高,育苗时必须浇足底水,并且做床时床面不能高出地面,否则会缺水造成吊干苗。床宽一般情况下为1.5~1.8 m,床长根据所需而确定,并要采取开闭式覆膜以利于通风炼苗。
2. 3大田旱育苗。
除不能在盐分含量较高的盐碱地进行外,其他水田地均可进行,其优点是减少了秧苗的运输过程,但在育苗时,苗床四周必须挖沟防止大水淹苗。沟宽在30 cm 左右,沟深在25 cm 左右。
3育苗前准备
3.1秧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肥沃、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通透性和渗透性好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 的高台育苗;苏达盐碱土地区,育苗床应设隔离层。
3.2整地
提倡夏施农肥,秋整地做床。要求清除根茬,打碎床土,床面平整。规范化秧田,置床高度20-30cm,床宽度6~7m,床长40~60m,棚间距10-13m。布局合理,水源、晒水池,苗床、道路、排水沟、床土、有机肥堆放场、防风林等一系列配套设置。
3.3苗床管理
水稻秧苗最适宜的土壤pH 值为4.5~5.5。具体调酸方法,各地可灵活掌握运用,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保证调酸效果,即在20d 之内,床土pH 值不能超过6.0。棚内温度不超过28℃。秧苗1.5~2.5 叶时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到25℃时,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秧苗2.5~3.0 叶时;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到20℃。移栽前全揭膜,锻炼3d 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及时保温。秧苗二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早晨叶尖无水珠时补水,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秧苗二叶期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浇水,1 次浇足浇透。揭膜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
4种子处理
(1)晒种。播前必须晒种,其目的是激活种子体内活力,杀死霉菌,促使育苗时秧苗健壮。(2)选种。为了让苗子健壮,保持好的产量和品质,通常选用风选方式,将空秕稻粒和半秕稻粒筛选出去。(3)浸种。选种后必须浸种,目的是为了满足种子发芽时候所需要的水分,目前,为了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和干尖线虫病,必须用药剂或温汤浸种。加入菌虫清、恶苗灵等相关药剂。另一种方法是温汤浸种。种子在冷水中浸24 h 后,移入45~47 ℃的温水中浸5 min,再移入52~54℃温水中浸10 min,立即冷却然后播种,此法经济环保。
5播种
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来确定播种期,育苗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25日左右,最晚不能超过4月30日,过晚会影响其正常成熟。另外播种时候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稀播育壮秧。手插秧育苗,播种量一般要控制在200~300g/m2。机插秧育苗,播种量要控制在500~600 g/m2。
6播后处理
播种后,必须用铁锹或扫帚将种子拍进营养土中,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用过筛无草籽的疏松沃土覆盖,以盖严种子为准,覆土中不允许拌壮秧剂和调制剂等,覆土厚度0.5-1.0cm。播种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另外用60%去草胺2L/hm2,或50%杀草丹4.0~4.5L/hm2混25%扑草净1kg/hm2,配成药液喷雾;也可拌毒土,每床拌毒土2~3kg,均匀撒在覆土上,可消除各类苗床杂草。在此期间,床内既不能缺水,又不能过量。保持秧苗水分收支平衡。
(作者单位:158418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六农场二十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