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出击

2014-04-29 11:05蔡丹娜
新营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李总助手名片

蔡丹娜

最近看美国电视连续剧《神盾局特工》,我很惊叹剧中的Skye,她在社交方面的从容、不卑不亢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网上对这个角色的介绍是:“小组专业黑客;独立自信,擅长人际交往,与小组其他成员相处和谐。”原来,擅长与人交往也是一种技能!

关于花裙子Reina的简介是:“总爱穿着花裙子,有着悦耳动听的声音,拥有说服人的天赋。”我再次被触动:说服人也是一种技能!

时不时被影视剧中一些关于社交的场景刺激,早已不是一两次、三四次了。记得之前看《都市侠盗》(又名《还我正义》,讲述一个现代罗宾汉的故事),也惊叹于剧中的“苏菲尔(Sophia)效应”——苏菲尔是一名演技诡异的女骗子,她善于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行骗时能轻易让人喜欢、甚至爱上她。后来我向别人推荐:这是一部训练角色扮演的好电视剧。所谓好的角色演员,善于在适当的时刻,表现出适当的言行举止。

作为记者,功夫不只是在策划采写,更在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是躲不了的,因此也甭有想躲的念头。而作为营销领域的记者,采访的对象几乎都是企业高层,是CMO、CEO级别。一开始心里有各种小忐忑,不管是在常规情境中(譬如专访和群访),还是在非常规情境中——我把它称之为非采访时刻的社交。很多时候,在常规情境中,表现正常或超常都是常态。而通常唬住自己的是非常规情境。看似平凡,只是一微笑一点头,简单的三言两语打招呼,除了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心态外,还要准确拿捏时机,言行举止恰到好处。

比如,有一家企业召开新品发布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尽管这家企业挺有名,但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临行前浏览了一下这家企业的新闻报道,根据它的产品特点、市场拓展情况整理了几个要点,感觉有点把握,就去参加新品发布会了。意料之外的一幕是,在进入会场前,和车上聊得来的一位女记者正走着,一位男士迎面走来。我身边的女记者立刻迎上去,熟络地寒暄起来:“李总,好久不见了,最近忙吧?生意越做越大了吧?”原来他是这家企业的老板。这时,我静静地站在旁边。

在这熟人相见的过程中,我作为陌生人一直在一旁微笑倾听。在老板要走开的那一刻,我递上名片、微笑、说话:“李总,我是新营销杂志社的记者,希望有机会进一步深入了解贵公司。”李总一边端详着我的名片,一边客气地说有事可以直接跟他们的市场部联系。虽说这只是浅度社交活动,但从接触的层级看,我已经和这家企业建立了第一个接触点。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设计论坛上的经历。这个论坛对外开放,我甚至不在邀请媒体记者的名单里,只是抱着凑凑热闹看看能不能找到采访线索的心态。一到会场,我先要了一份论坛小册子仔细读了一遍,选了一个外国设计师讲座,其中有听众提问环节——这是我最重视的环节,除了解惑之外,重要的是它能让台上人“见到”台下人,让之后的进一步交流顺理成章。只要认真听讲座,一般都能找出一些可以提问的问题。听众提问之后讲座结束了,我立刻迎了上去。

当时的情景是,几位设计师被很多人包围了,很难靠近。远远看见设计师的助手在人群中分开一条路,说设计师要赶飞机,下次有机会再交流。本来可以就这样安静地走开,但我对其中一位设计师的观点很感兴趣,他说的“设计和感官”话题有可能挖掘出更多的内涵。既然这样,那就人随心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挤到前面要费一番功夫。终于挤过人丛,设计师已经走了,但他的助手还在。我和设计师的助手交换了名片,说出想要采访这位设计师的想法,希望能够安排时间。我想,任何事,只要努力做,就不会有遗憾。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纠结于“安静地走开”还是“勇敢地出击”。其实,选择前者看似“安全”——不丢脸,不出错;但是选择“勇敢地出击”,每一次都是自我挑战,而事后总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我的体会是:保持彼此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心态,跟着心走,勇于出击。

猜你喜欢
李总助手名片
“躺平”
包头的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不只是少了盐的味道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小助手
掴自己耳光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