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
“田”字的纵横线条,究竟代表田埂还是代表水渠?两者都能说通。终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水土共济对生命养育的重要,也很早就开始有水利设施了。
“田”字谁都认识,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稳定的原形,虽然也有不同的写法,但造字思路没有大的变化,只不过简繁有区别而已。许多人以为我们今天才将田地搞成阡正陌直的方格,这是不对的。几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耕地就是这样。明白这缘由,就很容易理解“田”字的来历,看到其他变化了的古“田”字也就很容易辨认了。“田”字的纵横线条,究竟代表田埂还是代表水渠?两者都能说通。终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水土共济对生命养育的重要,也很早就开始有水利设施了。
“井”字的象形也特简洁:井栏四木相交。在青铜器铭文中,“井”字中间多有一点。传说在舜的时代,伯益发明了井。但也有人说在轩辕黄帝时代井就出现了,并且用来生活和灌溉农田。考古研究表明,中原地区最迟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水井利用技术,而江南则更早,在五千到六千年前就有了水井。这就使我们的祖先可以部分摆脱河湖对生存的限制拘束,更自由地在田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了。
看看古“田”字,再看看“井”字,像不像在田地中间打了一口井?古时有井田制,因此我们可以相信这两个字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且慢,“田”字在甲骨文中多用于打猎,而且应该是专指在平原地区围猎,“田猎”在一些古籍中是个常用词。所以这个“田”字应该是产生于从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时期,使用上也因地而异。
“里”最早是社会组织单位,《周礼》上讲: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就是说一里共有二十五户人家。后来随着人口增多,对土地压力增大,一里先后增到五十户、一百户。那么,为什么要用“田”和“土”来造这个“里”字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土是生命繁衍的母体,是大自然亿万年运动制造出来的;但是在土上造出田,则是人类自觉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古代,一群人共同耕作居所周围的田地,他们所有的希望和幸福全寄托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春天社日时聚集在村头树下,或抟土为社或立石为社,无论是富裕者以动物牛猪鸡作牺牲,还是贫穷人的粗食淡蔬寡酒,正式献祭之后总是最欢乐的时刻。饮酒歌舞,忘却终年劳作的辛苦,半夜始带醉扶归,南邻敲门北院狗吠,此时夜幕笼盖田野沉睡,房舍酣卧在天地自然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