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黄金时代”后,你会说些什么

2014-04-29 03:34贺超
大众汽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护卫队心花许鞍华

贺超

听到宁浩对于电影的解读,说当剧本出来后,导演就像双手捧着沙子,要提防每一个环节的疏漏,才能保证一部影片可以被完美地从文字变成影像,增加美感、意境、想像乃至期待。琢磨一下从《疯狂的石头》到《心花路放》,这一路走来,宁浩始终在用一种敬畏之心打磨影片,无论票房、口碑都不错,而且从《无人区》到《心花路放》确实能看出来,宁浩团队对于这个类型电影的操作能力已经非常熟练,我们大可以期待宁浩后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不可想像的想像。

电影是需要态度的,是剪辑的态度,是导演的态度,也是演员的态度,宁氏的电影按照宁浩的说法,不是一味搞笑,而是反映小人物的正能量。而观众在观影时需要看的是,有角度的故事,以及故事讲述后的收获,这就是态度。反观《黄金时代》,看完后五味杂陈,导演许鞍华似乎想说的很多,又好像无从说起,细细咂摸你会发现,这正是一部没有态度的电影。

关于《黄金时代》的争议很多,票房是否可以完全决定一部电影的品质我个人不敢苟同,但当下中国电影票房确实可以反映一种口碑基数。票房不好,口碑好也行,比如魏德胜的《赛德克巴莱》,谁都知道那是一部好电影,可是票房惨淡,我注意过那部电影的排期,很差。而院线给《黄金时代》的排期是很好的,但是影片整体却差强人意。

影片的实际内容和名字其实并不吻合。从影片前期的宣传能看出导演要表述的“黄金时代”似乎是一个虽处乱世但个性张扬,可以用文字来呐喊讴歌的时代,所谓敢爱敢恨,做自己。但是影片的视角却更像是“萧红情史”。影片中形形色色的文学大腕你来我往,倒很少讨论文学,谈论萧红的创作,更多八卦的是“二萧”的情爱纠葛。如果那样叫做黄金时代,今天这个个性张扬,离婚率高居不下的时代,岂不更应该叫黄金时代?整部电影冗长而无力,只是一本流水账,纪录萧红落魄无助的生活,为了避免过于流水,导演又设置了几个可有可无的讲述者,把影片分割开来,演员们在极度分裂的状态下淡入淡出,或许这是导演认为的文艺气息所在。

当然,一部影片总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了解萧红的,看了电影再看看书,也就明白萧红是咋回事了。但是看了萧红的书,真就没有看电影的必要,因为着实乏善可陈,毫无新意。

看电影看什么?作为观众,我们期待的是创意,是《秋菊打官司》里那句“给个说法”。如果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无非在强化黑色幽默片的类型化风格,《银行护卫队》则在众多宇宙科幻电影的审美疲劳中带给我们新的意境。

在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里,弱小的人类和新新人类的相处,更多精致“贴心”的高科技武器和设备,还有人类的好朋友,一只伶牙俐齿但是很有执行力的小浣熊和一位看着笨笨的但心地善良的树人。影片有《星球大战》的气魄,也有《变形金刚》的气场,还有《普罗米修斯》的效果,把一个很传统的故事讲述得很流畅,很抓人。影片看上去,像是一部分乔治·卢卡斯、一部分查克·琼斯的作品。也就是说,它把科幻、视效和喜剧不可思议地结合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观赏性还非常高。《纽约时报》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影片带你走进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时间充满了想像和奇妙。而最妙的是,导演并没有想把这个世界真实化,而是让你意识到这是另外的一个充满了笑料的世界。这里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前面有那么多的宇宙电影做铺垫,漫威出品的《银河护卫队》还可以这么好看,只能说明在影片的打磨时,充分地融入了创作团队的态度,如此让一部影片充满了笑声和力量,充满了感动和能量。

怎样的一部电影才算好呢?我说说自己的感觉,就是看完后你心情舒畅,想点评就有角度,而且往往可以引起共鸣或者争论;反之则是看完后心里堵得慌,除了觉得不好看,又似乎没啥能指责的,因为真的没有“可圈可点”之处。看宁浩系列电影,看《银行护卫队》是前者;看《黄金时代》则是后者。尽管我看的是首映,在我旁边的朋友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不断问我每个情节,因为她真的不知道萧红,然后中间又睡得“昏死”过去数次,我知道,或许就我看完了,虽然不知道许鞍华要说啥。

猜你喜欢
护卫队心花许鞍华
心花为你开
无数心花发桃李
疫苗护卫队
核电站护卫队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宣传模式创新探索——以《心花路放》为例
村里有支银发护卫队
学校门前的"五老"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