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 安明 李娟彬 吕丽娟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早产儿84例,将其分为妊高组与对照组,妊高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有重度妊高症状,对照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妊高症状,每组各42例。将两组早产儿效应指标、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项指标均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儿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比较明显,其可降低胃肠道内激素的分泌量,抑制胎儿胃肠道功能,致使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影响其正常发育。
【关键词】重度妊高症;早产儿;胃肠功能;喂养不耐受
近些年来,产科临床上妊娠期内有重度妊高症患者的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因其出现的早产儿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早产儿因自身发育还不够成熟,并发症发生机率较高,表现在消化系统方面的是喂养不耐受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将如何改善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成了研究的热点[1]。本文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早产儿84例,将其分为妊高组与对照组,妊高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有重度妊高症状,对照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妊高症状,每组各42例。将两组早产儿效应指标、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早产儿84例,将其分为妊高组与对照组,妊高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有重度妊高症状,对照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妊高症状,每组各42例。妊高组42例早产儿中:男23例,女19例;胎龄在29-36周,平均胎龄为33.5±2.6周;出生体重在920-2760g,平均出生体重为1868.7±40.5g。对照组42例早产儿中:男17例,女25例;胎龄在30-35周,平均胎龄为33.7±2.4周;出生体重在890-2680g,平均出生体重为1763.2±41.9g。排除标准:窒息症状新生儿;颅内出血症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两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及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管理,在新生儿出现第一天起给予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对喂养困难的新生儿给予胃管饲奶及部分肠外营养支持;对有胃潴留、腹胀症状的新生儿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对新生儿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详细记录。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项指标均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妊高症孕妇机体内环境与正常孕妇不同,其直接影响胎盘的调节机制,对胎儿生长发育干扰较大,从而使胎儿在宫腔内发育不良,造成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此外,重度妊高症孕妇所孕胎儿,在宫腔内均存在慢性缺氧情况,在缺氧状态下,胎儿体内的血液将重新分配,最先累及到的脏器为胃肠道,影响肠道内激素分泌量,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致使胎儿在出生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症状[3]。有资料报道[4],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喂养不耐受症状表现越明显。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较明显。
早產儿因其胃肠激素分泌量不足,因此,早期应给予微量喂养,利于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对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给予肠外营养同时,还应积极给予腹部抚触、红霉素小剂量应用、非营养性吸吮等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家长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比较明显,其可降低胃肠道内激素的分泌量,抑制胎儿胃肠道功能,致使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影响其正常发育。
参考文献
[1]史跃杰.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216-217.
[2]余章斌,韩树萍,陈玉林,等.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6):46-50.
[3]李晓梅,刘建红,吕欣,等.胃肠功能障碍早产儿胃液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6):32-34.
[4]程威,吴红敏.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