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辨“谣言”

2014-04-29 20:03张爱玲
语文建设 2014年1期
关键词:传言晏子谚语

张爱玲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进行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鉴于此,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散布网络谣言的活动展开严厉打击。什么是谣言?“谣言”的词义是如何演变的?本文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谣言”进行阐释。我们先来看权威辞书对“谣言”的解释: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512页)

谣言:①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谚语。如,宋范鎮《东斋记事》卷一:“前史载谣言者,信哉不可忽也。”②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如,《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今早听见一个谣言,说是咱们家又闹出事来了。”(《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382页)

比较这两部权威辞书对“谣言”的解释可知,“谣言”在汉语中起初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到现代汉语中,基本只用作贬义词。

显然,复合词“谣言”是由“谣”和“言”这两个词根语素复合而成。那么,在“谣”和“言”复合成词的过程中,“谣”对“谣言”词义的形成有什么贡献呢?先看《汉语大词典》对“谣”的解释:

谣:①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②民间流行的歌谣。③没有根据的传言;凭空捏造的话。(《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382页)

在上面三个义项中,义项①注释的是“谣”的动词义。义项①扩展为:不用乐器伴奏的演唱。《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韩诗》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毛诗故训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我们认为,“不用乐器伴奏的演唱”是“谣”的本义。“歌”和“谣”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合乐而唱。例如:

(1)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园有桃》)

(2)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韩愈《春雪》)

(3)衣短看霞舞,歌长对月谣。(孙枝蔚《园居》其二)

“谣”不配乐而唱,在创作上就较为自由,不被严格的韵律所束缚,比较通俗易懂。“谣”主要起源于民间,老少皆宜作,故有“民谣”“童谣”之说。据此,“谣”由“不用乐器伴奏的演唱”义引申为“民间流行的歌谣”义。换言之,义项②是义项①的引申义。义项③则又是义项②的引申义。因为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谚语是未经证实的信息,而未经证实的信息就有可能是假的或者无事实依据的。而且,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一部分民间流行的歌谣反映人们对社会的不满,这对于当权者来说是一种威胁,不利于他们维持其统治和社会的稳定。这样的歌谣自然会被他们诬陷为谎言(即假的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意在误导受众的言论)。这样“谣”就具有“没有根据的传言;凭空捏造的话”的意思。

后来,由于受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谣”复音化为同义复合词“谣言”。“谣言”继承、保留了“谣”的②③两个义项。

“谣言”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先秦时期“谣言”一词基本是单义词,只表示“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谚语”义(即上举义项①)。这是从其构成语素“谣”的“民间流行的歌谣”义继承、发展而来的。例如:

(4)晏子治阿三年,毁闻于朝。公不悦,召而将免焉。晏子辞曰:“臣知过矣,请复之。”三年而举国善之,谣言四达,公将致其所以赏,晏子辞焉。公曰:“何谓也?”晏子对曰:“昔者臣之所治,君之所当取也,而更得罪焉;今者臣之所治,君之所当诛也……(《子华子》卷上)

谣言(即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起初具有评议时政的功用,阐发了普通百姓对公众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或敏感事物的看法。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朝廷把这种谣言视为民声,专门设有“举(搜集)谣言”而改进治理的制度,如春秋时期设立的“谣歌采集制”,汉代时期设立的“三公谣言奏事制”,唐宋以来的“御史风闻言事制”等。可见,古时统治者对于这种谣言极为重视,因为可以通过这种谣言了解民声,监督吏治。闻谣言而治事,这是古代民本政治的主要传统。清人刘毓崧在《古谣谚》序文中说:“盖谣谚之兴,由于舆诵。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刍荛葑菲,均可备询,访于輶轩。昔者观民风者,既陈诗,亦陈谣谚。”又谓:“观天意于灾祥,察民情于谣俗。因灾祥以求治之得失,原谣俗以知政之善否。”可见,谣言(即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对中国古代政治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

(5)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范晔《后汉书·刘陶传》)

(6)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责让之,诸以谣言征者皆拜议郎。(陈寿《三国志》)

后来“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义的“谣言”逐渐为其同义词“民谣”所替换,从而使得中性名词“谣言”从汉语共同语的词汇系统中被淘汰出去,但在汉语方言中仍然有所保留。

在古汉语中,“谣言”还有义项②: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这个义项是继承了“谣”的“没有根据的传言;凭空捏造的话”义。例如:

(7)军中谣言,虽未辨虚实,然不可不防。(罗贯中《三国演义》)

(8)恰才相公所言,尊府恩相家书说小儿谣言,正应在本人身上。(施耐庵《水浒传》)

到了现代普通话中,“谣言”仅继承了古汉语中的义项②,意为“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例如:

(9)关于他的谣言到处都有。

(10)当今社会,网络是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

根据上文的论述可知,“谣言”从古到今,不仅概念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感情色彩也由中性演变为贬义。作为中性名词的“谣言”(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和“谎言”是一对近义词,本质区别在于:可能性和目的性。“谎言”一定是假的,不可能发生的事,而且多数是意在欺骗受众。“谣言”可真可假,具有为真的可能性,只是尚未经证实,但也未被证伪。而且,古代百姓制造很多谣言(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是为了参政议政或自娱自乐。这一点可以从古代的“谣言”义得知。因此,“谣言”比“谎言”更易使人相信,更易传播快,影响更大。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谣言”从“未经证实的传言”意义恶化出“无事实根据的言论”意义甚至“歪曲事实的言论”之义。

我们认为,国家司法机构应当打击的是谎言或者贬义的“谣言”(即歪曲事实的言论),而不是所有的谣言。其实,有些谣言反而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有利于查清事实真相,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当向古人学习,充分发挥谣言对政治的舆论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
传言晏子谚语
晏子不辱使命
让传言变福音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晏子使楚
喂,110吗?地铁上有人在作妖
说说谚语
晏子使楚
着火谜案
晏子辞退高缭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