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精神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2014-04-29 19:46张睿方
大观 2014年12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文化

张睿方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创新、发展、整合群众文化是人类生存的社会现象。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又拥有开放、开阔的胸怀,越来越显示它的社会价值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生产力的提高,群众文化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娱乐队伍逐渐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鲜明地表现出“无处不文化、无时不文化”的新时代的特点。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和辅导的工作,这就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譬如其基层性,群众文化就是面向人民群众的文化,人民群众被组织在街道、乡村、车间、商店、学校等等这些基层、前沿的机构,群众文化工作就要面向这些机构,在这些地方开展。再如其针对性,人民群众有男女老幼,性格有内向外向,化有高低雅俗,习惯千差万别,爱好千变万化,群众文化工作就要针对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工作。

群众文化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群众文化工作担负着大量直接开展文化工作与创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群众文化工作,便没有社会主义文化。其次,群众文化工作对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有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素质如果能用“德智体美”来表述的话,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则对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均能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

如何加快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动力和途径就是改革、就是创新。群众文化工作要想适应新时期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首先,运行机制要创新。群众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龙头,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为主要形式,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努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人才、资源的分割、浪费问题,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二是解决群众文化机构内部运行的机制问题,使之增强动力、充满活力。

其次,活动要创新。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根据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利用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抓住国人的怀旧情结,举办清明踏青、植树、端午龙舟竟渡、“七夕”集体音乐舞会等。对群众自发组织的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等活动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再次,理论要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情况,汲取新经验,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研究者和群众文化实践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民群众有参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只要能把握群众的特点和掌握有效方法,积极引导,长期坚持,就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不能受到群众欢迎,得到群众拥护,关键在于我们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是否贴近了群众,符合了群众的意愿。因而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在载体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等方方面面都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以群众的参与、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既要送文艺、影视和图书,又要送时事政策、法律知识、科技信息、实用技术、文明生活、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做到农民喜爱什么送什么,农民需要什么送什么,把文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事在人为,人的因素第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也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敬业精神好,而且又热爱文化工作的队伍,否则,再强的财力,再好的设施,再优惠的政策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业务讲座,分期分批对现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人员业务素质,并有计划的从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公开招聘、选拔一批热爱群众文化工作、文化水平高、懂业务的专门人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自身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积累。单靠国家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文化的相当一部分活动应该是有偿的,例如,举办各种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班、开办各种文化娱乐项目、举办高质量的文化艺术社团剧场演出等等。都可以根据群众接受能力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收费,广大群众不仅可以理解,也是能够接受的。文化产业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获得双丰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娱乐项目和很多精神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参与市场流通是一条实现双赢的途径。获得的经济收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来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相当一部分又要投入到无偿的服务中去,能更好地体现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辅导和示范职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集約化、一体化以共同的品牌、共同的平台、共同的活动,把文化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合力。也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的思想,打破资源分割的现状,解决阻断资源效能最大化的瓶颈,以优质文化资源为龙头,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作用,市场配置的资源作用,整合资源,创造优势。各级政府通过进行积极的扶持指导,吸收社会力量,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基层文化的职能和地位,促使基层文化网络的形成,定能保持群众文化工作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不仅是市场经济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取向,更是各级政府领导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文化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