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小李是某外企公司白领。事业蒸蒸日上的他,一年来却不停地去医院检查血液,原因是他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尽管检查结果显示HIV阴性,但小李还是担心,辗转于各家医院反复要求检查。
原来在一年前,小李因为工作应酬去了酒吧,酒醉时在同事的“好心”劝说下叫了“特殊服务”。第二天醒来,小李发现自己干下了荒唐事,之后,他总觉得皮肤莫名其妙地瘙痒,吃不好也睡不香,上网一查,发现自己的诸多表现和艾滋病完全相符。为此,小李一直在各个医院就诊和检查,始终处于恐惧状态。最终,医生委婉地拒绝为小李开检查单,建议他去精神心理科寻求帮助。
“恐艾症”又称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最早由20世纪80年代国外报道,是一种特定的混合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反复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现有试剂检测不出自己的病毒等等。2011年,广东等地发生的群体性自述阴性艾滋病事件,经卫生部门调查检测,宣布属于恐艾症,没有发现所述的未知病毒。
“恐艾症”常常出现生理症状和神经症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生理症状如疲乏、出汗、皮疹、眩晕、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睡眠质量差等伴随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自主性神经症状;神经症症状如焦虑、强迫、疑病、抑郁、恐惧,可表现为对接触艾滋病感到恐慌不安,害怕身边的物品含有艾滋病病毒,担心身边的人会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自己。“恐艾症”患者反复多次地接受血清检测和临床评估,虽然结果呈阴性,但却一直坚信自己具有与引发艾滋病的病源相关的感染症状,阴性的检测结果并不能完全消除他们的担忧,虽可使焦虑情绪得到暂时缓解,但这种暂时缓解却强化了病人的求医行为,来门诊咨询的次数越多,缓解的效果越差。“恐艾症”患者中,男性病人远比女性病人多见,以青年居多,高学历者占多数。
“恐艾症”的发生,高危行为是主要诱因。高危行为是指诸如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不安全拔牙、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后,当事人常常会因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并担心自己可能已经把疾病传染给与自己有密切接触的朋友及家人。一方面,高危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当事人在内心深处经常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恐艾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与本身的性格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密切。病人往往具有过度执拗、要求过度精确及过分坚持的人格特性。他们常常错误地把心理恐惧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经症状,认定为艾滋病的症状,每次看医生后,在阴性检查结果和医生细致解释后,心理负担可得到暂时解脱,但没过多久,新的疑虑又会再次产生,使其不得不再次到医院要求检查。当然,“恐艾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能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他们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治疗“恐艾症”,切勿讳疾忌医。
1首先应主动寻求医生帮助,综合的心理治疗是必须的。针对一部分心理负担特别大、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者强迫表现,或已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病人,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1要相信科学检测。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1不要轻信症状,更不要在一些网站和不科学的书籍中自己尝试去对照和分析所谓的“症状”。1尝试转移注意力。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人,多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慢慢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不治而愈。
1对症状进行重新解释,包括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压力的探知,将焦虑的产生归因于压力源,并学习有关压力管理的方法。
1正确看待人的生老病死。有困难可以与家人或朋友谈谈,心态积极了,不再疑惑疾病,恐惧自然就消失了。
关于“恐艾症”的预防也很重要。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离开人体后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它不會通过我们的日常活动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厕所、一起游泳、打电话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普通人只要正确地处理伤口,艾滋病病毒也是无法侵犯的。另外,避免高危行为:强调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多个性伴侣、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外性行为、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具、不擅自使用未经监测的血制品等。最后,正确对待高危行为后的情绪,积极就医,做正规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