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在学科前沿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建立健康科学的绿色数学课堂教学对推动这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归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体的情绪体验处于一种压抑、不愉快的状态时,他对当前的学习便持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低估学生潜伏着的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能动力,对出示的思考题刚读完或学生刚要思考时,就千叮咛万提醒,生怕学生做不出来,学生的思维屡屡被老师打断. 学生阐释对题意的独特见解的欲望也往往被教師安排的其他活动代替,如繁琐的分析、机械的训练等. 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学习的情感就会受到压抑,个性也就得不到发展,以致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优秀的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不是喋喋不休地去唠叨和提醒,而是耐心地等待学生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给学生留足思考空间. 当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也只是低声地与他进行个别交流,适当点化.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思绪能入万千层呀!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倡导学生人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调查、质疑、实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去引导,学生来探究,教师来点拨,学生去寻路.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及个性的养成,即由教师原先的“教”达到“不教”,学生由原先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独立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教师要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运筹良好的教学艺术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健康的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现与内在气质综合的形象反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情感. 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使师生间形成“心有灵犀”的互动.
以情动情. 教师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教学热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 教师授课时都应学会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快乐带给学生.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感色彩重,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动人的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定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可以在课堂上形成直接的师生情感交流——喜、怒、哀、乐,创造出轻松的言语交际环境. 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到有一种美的享受. 在对数学概念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要多用赞赏激励的语言,让每一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学习中,成功与快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动、鼓舞和唤醒.”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就越好;反之,情绪就越低. 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建立“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 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态度”,关注学生的表现心理.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 教师在课堂上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为此,教师要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课堂教学语言除了注意准确性、针对性,还要注意亲切性和鼓励性. 要多用赞赏、激励的语言,舍得表扬,乐于表扬,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认真、努力地学习,变“苦”为“乐”,体验成功的欢乐. 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随时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气氛,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凸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的“文本资源”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童趣化、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提升情操,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探索、交流等互动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理念就是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把探索权、思考权留给学生,包办代替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教师更多地指导,设置问题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结论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这样的组内交流,组员间既有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与人交往的心理情感得到满足,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调控,发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张扬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品质,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多方面、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时间久了,主动学习、探索的意识会逐步加强,由要他学变成他要学,学习的兴趣才会真正提高,自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提高.
总之,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否得到了增加和提高,更进一步关注学生是否从中得到了发展的满足、成长的快乐、拼搏的喜悦、人格升华的自豪等. 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懂”“透”“化”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运用教育艺术,精心设计,真正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学习成为每个孩子快乐的源泉,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