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素养,尊重发展个性,培养健康人格

2014-04-29 19:59薛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语文素质健康人格少数民族学生

薛雁

摘要:一、尊重发展个性,不断增强语文素质;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语文素质;尊重个性;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健康人格

长期以来,在内地初中班学生教育中,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这些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语言交流障碍,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低,故而认为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顺利通过文化课考试,完成向内地高中班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生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至于其他方面,则可以次之。本人则认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固然重要,但“内初班”学习期间是学生身体、心理、思想初步成长的重要阶段。教书先育人,在倾心施教之时,更要以爱来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发展他们的人性与个性,不断增强个人素质,铸造健康的人格,使之成文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更为关键。

如何既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又注重学生思想品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

一、尊重发展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塑造健康人格

这些内初班的孩子大多十二三岁,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语言环境中,由于地理、历史、科学、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汉民族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了解不够,甚至完全不了解,这就给汉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就要我们的语文老师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采用更多、更优、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改变民族学生后天的不足。而要做到这些,前提是必须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不断增强素质,塑造健康人格,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无论是低层次的衣食住行、安全等生存的需要;高层次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还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的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都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语文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同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中转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通过朗读,思索,讨论,写作,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找到真谛,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抵制人性之中的假恶丑,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课本中,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通过课文中理论文章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

总之,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实用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简明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张楚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3]《用人文精神照亮心灵》(《北京教育》2003/3)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中学830000)

猜你喜欢
语文素质健康人格少数民族学生
语文教学中的“绿色”标准研究
表演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