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科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的对口率高,但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拓宽的主要做法有: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分流引导教育;以导师制为抓手做好全员就业指导;丰富就业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专业化就业指导;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56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0
[作者简介]张秀荣(1980—),女,山东莱阳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每年有六七百万毕业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被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针对这一形势,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除了社会各部门的努力,高校也应该将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作为其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011年9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在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1〕就山东而言,截至2011年5月底,山东省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3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00家。〔2〕材料特别新材料是产业升级的先导,也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其对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
2.就业前景相对乐观,就业对口率高
山东省是材料大省,资源广,加工能力比较强,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优势。为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山东省在2009年6月制定了《山东省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2011年)》,在2011年3月又制定了《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山东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3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1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行业技术中心;开发100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这些都对材料专业人才提出了需求。此外,与其他“万金油”似的文科专业不同,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比较集中,就业对口率很高,例如,2011届签约的毕业生几乎都是在材料类相关企事业单位。
3.毕业生就业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但是部分学生在就业意识和对职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影响了他们的有效就业,主要表现在:第一,“等、靠、要”的被动就业思想。部分学生在就业上的自主性还有所不足,主动搜集就业信息的意识不够,即使提供了就业信息网站,甚至个别学生也不去查看,而依赖辅导员的提醒。第二,就业积极性不高。作为地方高校的学生,高考的不甘、对外接触的相对闭塞等使部分学生将考研作为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这一部分学生若考研失败,也会将就业作为权益之计,对就业缺乏积极的关注。
4.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初次就业后缺乏稳定性
部分学生对社会以及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缺乏理性的认识,当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选择离职的方式逃避。此外,工科毕业生到企业后多从事一线操作工作,工作比较辛苦,部分同学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期比较长,若不能很好的调整最后也会选择离职跳槽。总之,从学生到社会角色转换的不够及时说明了他们对职业以及前景考虑不足,一些毕业生初次就业后在三个月内会选择重新择业或者考研,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 工科院系拓宽就业门路的主要措施
1.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想有高的就业率,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过硬的素质是必备的要求。工科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围绕这一基本要求学院不断完善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育优良的学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一般来说,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某些短缺,为此,要注重利用第二课堂对他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过硬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更多的体现在产业结构、就业需求与高校专业结构、学生能力结构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3〕专业的设置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根据国家、省公布的紧缺专业目录、专业的供需比、学院师资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等信息及时合理的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积极与当地经济接轨,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只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坚持分类引导教育,使人尽其才,提高就业的适切性
大学生的兴趣、能力等不尽相同,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应当一刀切,人尽其才应该是高校培养的最理想的目标,对此,我国自古也一直强调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为了提高大学生发展的适切性,探索分类引导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在基本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大四阶段主要根据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素质差异,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进行分类教育,一部分为致力于进一步深造的同学,一部分为直接就业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编、自主创业等特殊需求的同学。直接就业的同学在教学上强调就业竞争力,使其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在大四上学期就进行毕业设计,学院将分配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找工作或是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若已有就业意向,也可以在就业单位进行论文设计,将论文设计与工作结合起来,也有助于他们更快地了解、适应工作。对于致力于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则注重充分挖掘其潜力,培养其兴趣,使其拥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在大四第一学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中,在第二学期再进行毕业设计。对于第三部分同学则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一定的现场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根据他们本人的意愿选择毕业设计的时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4.坚持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全员就业指导机制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并吸收他们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导师还要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帮助,他们与毕业生有同样的专业背景,对专业的就业以及发展前景有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能尽早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他们以过来人的视角和思路给毕业生更直观和具体的感同身受的就业建议和辅导,更有说服力,效果也更好。
5.建立健全就业信息体系,为拓宽就业门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稳定、灵敏的信息渠道是毕业生就业市场良性运行的基础。〔4〕高校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建设,第一,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学院将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信息进行汇总,通过专题班会、就业指导课程、宣传手册等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来寻找工作、争取最大利益化。第二,用人单位信息库建设。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并及时进行更新,将学生就业集中的地区、企业进行归类,让学生提前了解本专业就业的情况,使就业更有针对性。第三,与其他高校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和学院所掌握的企业的信息是不全面的,这也制约了就业区域的拓展,为此,需加强与其他高校特别是有相同专业高校的联系,双方实行信息的共享,从而拓宽就业市场。
6.努力实现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做好专业化的服务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对职业缺乏清晰地认识,他们需要科学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教育部〔2002〕1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当前学院层面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辅导员,要实现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就需要辅导员努力学习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并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除了提供就业的政策、形势、信息、应聘技巧外,还能针对学生个人特点提供提供专业化的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努力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心理,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7.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就业市场中,除了科研型单位外,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倾向于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的欠缺,使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持观望态度……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搭建企业和毕业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5〕作为工科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为此应与周边地区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寻求、开拓就业门路渠道。大一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让学生对专业相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等有初步的认识。大二大三通过专业社团组织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对企业的生产、影响等进行深入调研并进行拓展,如组织专业性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四则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切身体验工作的性质。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用人单位和从事的职业有切身的体验,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 考 文 献〕
〔1〕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1-09/13/content_23400446.htm.
〔2〕 http://www.cinn.cn/wzgk/wy/244360.shtml.
〔3〕 尹继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08):88-91.
〔4〕 侯亚元.大学生全程性就业知指导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07):53-54.
〔5〕 詹一虹,侯顺.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J〕.教育研究,2006,(09):90-9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