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资源平台的设计

2014-04-29 17:44:32徐思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模块资源

徐思宇

摘要: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多为各自独立建立网站,存在着功能不全,操作不便、缺乏交互性、不能有效实现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共享等缺点。该文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的统一管理、数据的多方共享。

关键词:精品课程;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21-03

从2003年4月8日来,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精品课程体系,借此提高教育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涵盖教学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课程的师资建设,到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还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基地等的建设。建设精品课程可以聚焦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因此各高校都积极地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去[1]。

目前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大多类似,均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由课程负责人进行规划建设,而课程负责人大部分不是计算机或者是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教师,他们为了完成课程建设,往往会通过购买构建了不同的课程系统,这些系统虽然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课程的建设需要,但是无法重用,即另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重新购买或者重新设计才可以投入使用。这对于学校资源是一个极大的浪费[2]。同时,课程尽管不同,但是对于课程建设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很多情况下只需要更换课程资源即可快速成型,而不同系统的各自为政,导致系统的无法重用,这样浪费了较多的建设时间。再者,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由多人同时参与,建设者的不同也给系统的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平台能有效地解决高校的教学建设的需求。应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资源平台以满足学院的发展需要呢?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的情况,提出自主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平台的设计方案[3]。

1 系统平台设计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方便非计算机类的教师也可以较好的操作,同时应满足多人同时进行网络协作制作。因此系统的建设应以友好、易维护、易操作、安全、稳定等为首要设计原则。使用WEB框架,通过浏览器对后台进行管理,实现栏目自定义,发布信息,用户管理,上传和下载课程资源,课程互动环节等模块。

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开发,测试及维护各方面的因素,采用分层,分模块的设计方案。把整个系统设计成三层的体系结构,分别为用户界面层、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完成对于数据库后台的基本操作,自定义数据操作类,并且提供接口给逻辑层进行调用。而逻辑层主要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并且反馈给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主要是UI的设计,在这层中要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大致的设计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针对校园网的建设特点,以及系统的需求,系统要满足易用,友好的设计,同时也需要考虑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方案。在设计时大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校园网防火墙技术实现安全的校外访问,防火墙在高校的校园网建设中都有,只需要在上面做相关的策略即可。

2)使用B/S结构开发系统,基于浏览器端的操作方式有利于系统的易用性,而网页端的界面UI也可以实现得较为友好。

3)使用域认证的方式进行用户认证,实现用户认证的安全性。

4)采用分层的方式建设系统,把系统的数据访问及数据表示分离,有效地实现系统的易扩展及易维护性。

5)使用主流的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保障数据存储的高效及数据的安全。

根据以上的方案进行设计,系统框架图如图2所示。

系统的主体部分主要集中在对于数据的访问,在分层设计时,业务逻辑层主要进行数据读写,可把相同的数据操作方法,如库表的读取,数据库的连接,库表的查询等操作以动态链接库的方式实现。同时对于公共类的操作,如数据的过滤及数据的判断等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实现。系统的详细设计架构图如图3所示。

3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课程建设的需求分析,结合资源建设的特点,系统功能上划分了几大模块:一是系统的消息通知模块,包括新闻的发布及通知公告;二是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公共操作模块,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相关管理,并且利用raid,服务器认证等手段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三是互动类的资源模块:包括了习题、作业等模块。总体功能图如图4所示。

4 类和业务逻辑设计

根据详细的设计方案,在实现业务逻辑时,重点实现一系列对数据访问的方法。如对库表的操作类Table,实现其AddNew(),Modify(),Delete(),SelectBySql()等常用的操作方法。由于该类中的方法是对数据库的常用操作,通过类的封装,能实现代码的重用及易维护性,大大地提高开发的效率及质量,同时便于日后的扩展。以下给出系统实现的部分类图。

良好的设计结构与系统的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系统的实际需求,分别从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方案、系统功能设计及类设计等几方面提出了自主建设精品资源平台的设计思路,给高校,特别是同类的高职院校的建设提供了建设同类平台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龚志武.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2(1): 50-58.

[2] 杨玉宝,孔鲲鹏.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比较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7(5).

[3] 王爱华.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课程共享利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0(6):18-2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模块资源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选修6 第三模块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4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