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妍
摘要:小说《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施林克的作品,主要讲述了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与一个比他大21岁的女人汉娜之间的故事。造成女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历史、社会、个人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汉娜悲剧的成因,并指出汉娜这一形象背后所表现的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朗读者》 汉娜 悲剧 原因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码:1674-3520(2014)-02-00222-02
描写二战时期反映纳粹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以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来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小说主要描述了少年米夏因为黄疸病受到了中年女人汉娜的帮助和照顾,两人因此相恋。突然有一天汉娜的不告而别给这段感情划上了不圆满的句号。直到多年之后,米夏在对纳粹审判的法庭上再一次看到了汉娜,汉娜竟然曾经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看守。汉娜在任看守期间,关押犹太人的教堂失火,汉娜并没有因为教堂失火而打开门放犹太人逃生,致使除了一对母女之外教堂里所有的犹太人被活活烧死。汉娜对此供认不讳并接受了终生监禁。后来米夏发现汉娜之所以成为纳粹的原因是因为她是文盲,汉娜为了掩盖这一秘密而选择了不需要读写的看守的工作。米夏并没有站出来指出这一事实帮助汉娜减轻罪责,而是选择了沉默。米夏为了减轻自己心中的内疚与罪恶感给狱中的汉娜朗读文学作品,录制成磁带寄给她。在狱中的汉娜学会了读书和写字。但当汉娜被提前释放时,她却选择了站在书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除了深刻的主题和小说所表现的悲情的情节之外。小说女主人公汉娜的悲剧命运同样值得探讨与研究。汉娜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在少年米夏生病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关心,在米夏为汉娜朗读文学作品时汉娜也很容易动情流泪,在集中营她会主动照顾那些体弱的犹太女子......这样一个普通的女人仅仅因为做过纳粹就应该承担原本不该由她一人承担的罪责,就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吗?因此,本文综合历史、文化和道德多个因素,从历史、社会、个人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汉娜悲剧人生的原因,并由此来揭示汉娜这一悲剧性人物所表现出的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认识意义。
一、历史原因:纳粹统治下的牺牲品
汉娜自己是文盲,她为了掩盖这一事实,一直在不停地换工作。她之所以选择做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只是因为这份看守的工作不需要阅读识字。所以,汉娜和那些残忍冷酷的纳粹分子不同,她只是无意间做了纳粹的帮凶而不自知。即使她没有成为集中营的看守,那些犹太人也不可能免于一难逃过一劫。因此,汉娜也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被卷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不自觉的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美籍犹太女作家汉娜·阿伦特在六十年代发表的《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平庸的恶。艾克曼是个组织实施大屠杀的纳粹军官,仅1944年3月至6月,他就把70多万犹太人送进死亡营。审判时,这个战犯却为自己辩护说,作为一名公民,他所做的都是当时国家法律所允许的;作为一名军人,他只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总之,他个人无罪错。对此,阿伦特指出,艾克曼的行为正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恶,这种恶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却默认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行为。平庸的恶足以毁掉整个世界!
书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汉娜这种“平庸的恶”和对人性的淡漠。在对汉娜这些纳粹分子审判的过程中,因为无知,汉娜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她不认为自己有罪。她认为看守这些“犯人”是她的工作,即使教堂着火了,也不能打开门让“犯人”逃生,这是她的职责所在。所以小说中汉娜再回答“为什么你们不开门”这一问题时,她说出了“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对她们有责任!”这句令人震惊的言语。面对法官的询问时,汉娜向法官反问道:“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个反问透露着汉娜的无奈和法官的无助。在汉娜的心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毋庸置疑的,这能有什么错?在她看来,集中营看守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不需要读写,可以掩盖她是文盲这一缺陷,并不是真的要杀害这些犹太人。她的无知和浅薄使她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她并不认为对不起那些死去的犹太人。二战时期的德国,有成千上万像汉娜一样的民众在无形中为纳粹服务,在盲目地屈从与遵从当时的制度与秩序。可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普通人都可能会选择麻木不仁地选择关紧教堂的门,犯下汉娜所犯的错误。
二、社会原因:历史需要人来负责
施林克在小说出版以后这样说:“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生平一再地进行新的书写,以此来让自己弄清楚,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在哪里。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一再地介入历史。”汉娜是参与和建设历史的人,米夏是战后一代的人,不论他们是否愿意,他们都必须面对历史。米夏这一代人,他们在面对上一辈纳粹行为及其罪行这一历史时,不同的人也抱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像米夏这样试图理解并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汉娜这辈人的处境;另一种就是像米夏的同学那样要彻底清算历史:清理!清理过去!我们研讨课的学生把自己看成清理工作的先锋。我们拉开窗户,让空气进来,让它将灰尘扬起,是社会让灰尘落在那段可怕的历史上的。我们要让人们呼吸并看见。我们并不是为了体现法律上的博学。对于我们来说很明确,必须要进行判决......那些用过看守和帮凶的人,那些没有阻拦他们的或者在1945年后至少可以揭露他们的人,现在站在法庭前,我们审批他们,在清理和澄清的过程中判决他们要感到羞耻。因此,这些人认为历史问题需要清理,他们是不会宽恕汉娜的。
小说中用“麻木不仁”来描述法庭上的审判人员和整个法庭的气氛。对于法官来说,审判就是工作,作为工作服的法衣象征着“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对此感到满意”,我能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至于有没有错判,罪犯的罪行惩罚是不是过于严厉不重要,只要有人为纳粹的罪恶买单就行。“ 那时,我一旦深究这种铺天盖地的麻木不仁,也就同时深挖出一件事实,那就是它不但沉沉地压在犯罪者和受害者身上,即使是我们所有人,我们的法官、陪审团、检察官或者书记员等等,他们天天要面对这些事实,也是深受影响。”与此同时,除了汉娜,其他和汉娜一起做过集中营女看守的女人们为了免受牢狱之苦,没有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并利用汉娜的坦诚与无知,将所有的罪责推给汉娜一人。试图掩盖历史的真相,让汉娜成为替罪羊,承担下了所有的责任。
三、个人原因:隐瞒与救赎
汉娜之所以没有像其他侩子手一样逃避自己所犯的罪行,甚至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责,心甘情愿地成为替罪羊,是因为她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文盲。“所以她让人为她朗读。所以她让我在骑自行车出游时写字和朗读。当她早上在酒店里发现我的字条,意识到我是想让她了解里面的内容而害怕自己这一弱点暴露的时候,她失去了自控。所以她不再呆在电车上。作为一名售票员可以掩盖她的弱点,但在驾驶员培训中这一弱点却很明显。所以她不在西门子了,变成了一名看守。所以她承认报告是她写的并承担大部分的罪名,而拒绝邀请专家来鉴定笔迹……”汉娜认为让人知道自己不识字是极大的羞耻,她隐瞒这个秘密只是为了维护自尊。所以汉娜宁愿选择终生监禁也要隐瞒这个秘密,保护自己的尊严。直到米夏将朗读好的文学作品录制成磁带寄给她,她学会了读书识字之后,才意识到了由于自己的无知和无奈所犯下的罪行。自此,汉娜开始了反省与救赎。所以,当米夏去狱中看她时,问她是否思考过自己的罪行,她是这么回答的:“我总是有这种感觉: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以及什么把我带到这里来。你知道吗,如果没有人理解你的话,那么也没有人能够要求你做出解释。同样的,法庭也不能要求我做出解释。但是死者能够。他们理解.......在这儿监狱里有很多死者和我在一起。他们每晚都来,不管我是否愿意见到他们。”
同样地,米夏的隐瞒与救赎也间接造成了汉娜的悲剧。作为法学大学生的米夏在法庭上得知自己曾经深爱的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时,米夏痛苦不堪,他试图想理解汉娜:“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
米夏原本认为汉娜应该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而负责,必须要受到惩罚。但是当米夏发现汉娜之所以成为纳粹的原因是为了掩盖她是文盲这一事实时,他开始理解汉娜并也在反省自己。“我本来必须指责汉娜。但是指责汉娜的食指却指向了我自己。”因为米夏在知道汉娜的这个秘密的前提下却选择了帮助汉娜隐瞒,并没有出庭作证告诉审判者事情的真相,眼睁睁的看着汉娜被重判。即使汉娜入狱多年,米夏也没有看望过汉娜,甚至都没有回复汉娜给他写的信。米夏的隐瞒也许是在帮助汉娜保护她的自尊心,而更多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他不愿让人知道他与一个纳粹分子有什么瓜葛,他不愿面对过去不堪的历史。但内心的不安与愧疚一直在折磨着痛苦的米夏,于是他选择了通过为汉娜朗读进行救赎。
但是最终,汉娜还是在释放的那天早上选择在监狱里上吊自杀。也许是因为她不能原谅自己的罪行;也许是因为她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也许是她看到米夏因为她而深陷痛苦之中,她不愿再让米夏不安。总之,汉娜的一生都在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努力着,从为了尊严隐瞒自己是文盲到为了尊严救赎自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而在小说中,米夏也最终能够正视汉娜所犯下的罪过,把汉娜留下的仅有的一点钱捐给了犹太人扫盲联盟。并且坦然地站在汉娜的墓前,决定坦然地走过以后的人生之路。
施林克曾經说过:“通过汉娜和米夏伯格,我想表现的是,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和建设它的人身上打上烙印的,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迹,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在纳粹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普通人无法掌握和选择自己的命运,大多数人并不想成为十恶不赦的侩子手,但却事与愿违地被人定性为有罪的人,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汉娜的命运也是悲哀与无奈的,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与牺牲品,却要承担应该整个民族背负的罪责。
参考文献:
1何进才:《平庸之恶》,《法制博览》,2000年版。
2【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钱定平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 冯亚琳:《德语文学与文化—阐释与思辨》,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张彩秋:《一个民族难以逾越的历史—电影《生死朗读》解读》,《电影文学》,2009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