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琳 曹能秀
【摘 要】当前,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已基本达到了低水平的“机会均衡”,正处于从初级的“资源均衡”到高级的“质量均衡”过渡,由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过渡,由底线的保障向底线提升的过渡均衡。资源均衡与优质均衡相统一,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特色发展相协调是西部地区资源均衡追逐优质教育的最佳路径。
【关 键 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05-0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奠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均衡发展是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因地区而呈现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很明显的把义务教育的均衡模式分层,最终形成了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1]当东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呈现以优质均衡回应当地的高端需求的时候,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总体欠佳、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冲突等特殊情况,其义务教育正处于不断提升底线,以资源均衡追逐优质教育的过渡均衡阶段。这里的底线指的是水平、程度、价值等的最低合格标准。[2]
资源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下,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教育政策,将义务教育整体资源进行均衡分配,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个体实际享有的教育资源份额相当。《教育规划纲要》也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但资源均衡并不是意味着限制某些区域的发展,更不是“一刀切”,一个模式,而是要办出特色。也就是说优质教育并不是意味着“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转变,“资源均衡”也并不是为均衡而均衡,而是为教育而均衡。同时,资源的均衡同时也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标准划一的,应该根据区域、城乡、校际、人群、底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资源均衡路径。
一、以“共生”作为实现人群平等的基本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为了同时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云南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认识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然而,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环节、基础的薄弱,连最基本的教育机会都得不到应有的均衡,那么一切理论教育都是空谈。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人,因此要想达到教育的均衡,最根本的是我们得解决人群的差异,让我们所有西部地区的受教育对象都可以平等入学,都有机会、有能力入学,以追求共同生存和生活的“共生”理念,此处的“共生”又特别指出是在共同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受教育机会的共生。
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我们最原始的理念“共生”,那么最基本的几条建议就是用物质补助、人性关怀、差别对待以及文化交流来共同促进西部地区的“共生”理念。所谓的物质补助,就是说要对经济贫困的义务教育对象给予一定的经济、物质的帮助,生活补贴、日常用品补贴、学习用品补贴等等,物质是精神的基础,那么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学生教育的需求。所谓人性关爱就是在对待一些比较缺少关爱的学生而言,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外出务工者子女,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和问候,人性最常态的温暖便传递给了他们,这是对他们生存、生活的关爱,是什么都无法替换的。所谓的差别对待,就是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的,他们由于以前受教育条件的有限,因为没有天生的笨蛋,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他们的所愿,因此要差别对待他们,让他们在相对平等的、没有歧视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最后的文化交流,是尤其针对我们的少数民族来说的,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因此要用多元文化论的观点来对待,彼此交流,达到文化上的平等。云南省新平县积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入学权利关注“留守儿童”和“进城少年”以及人口较少民族学生。
二、以“创新”提升“非均衡”底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教育理所应当走内源发展的道路,因为内源性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国内的内在资源和潜力。[3]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底线的薄弱性,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翻版的“内源发展”。也就是说,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地方资源、本土优势和特色潜力,在义务教育均衡的方式上逐渐摆脱外界的依附力量,在“创新”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均衡底线。
西部地区由于自身底线的薄弱,应该从本土的、特色的优势出发,创新自身的教育底线。西部地区大多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此为特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把自身鲜明的优势特色展现给外界。同时,这种本土的、特色的地方教育或者课程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因此,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乃至学校都应建立相应的比较具有约束力的条例或者制度,来保障我们本土、地方特色教育的顺利、有效实施。在“创新”本土、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实行民主抉择的办法,即我们西部地区的教育管理者、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等共同参与到本土、特色课程的开发、制定、实施和评估当中,让我们的“创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一种常态的认同和最基础的公平和均衡。
我们可以将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边疆文化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资源纳入我们的教育中,从创新的角度来显示我们的优势,提升我们的底线。但是教育并不是孤军前行的,而是与我们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才能适应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西部地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才能满足西部地区具有不同情况、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着多渠道办学和专业多样化教学。在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适应西部地区发展的专业特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同时将我们的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开展民族文化校园活动,让我们的小接班人们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总之,西部地区教育底线的薄弱并不是无路可走,也并不是一味地跟随,而是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课程,发挥我们的地方优势,把我们的特色当作我们发展的资本和潜力,在此基础上换位地达到教育的相对发展和均衡,提升教育的质量。
三、以“扶弱”政策促进校际间的相对均衡
面对西部地区的校际差距,我们要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因此,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通过教学政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的互相交流和“扶弱”,逐渐缩小校际差异。
在西部地区,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之间,城乡之间的学校差距明显。政府倾向于县城学校的投资,加之县城学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边远的贫困地区,因此在经费保障、教育装备、师资素质、学校发展等方面远远好于其他贫困地区,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西部地区很多学校合理地进行了学校布局的调整,有效改善了一批中小学薄弱学校,实现了“在乡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的理想。调整学校布局后,为了解决寄宿学生的生活问题,某些学校不仅对寄宿学生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课本费、免文具费、发放生活补助),还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床上用品、洗衣机等,这些举措为学生及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够安心读书,有效避免了学生因上学路远、负担住宿费等造成的辍学问题。然而,在“扶弱”政策倾斜的同时,农村学校经费到位,使得其运转资金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县域城市的学校相对又开始偏弱,甚至出现资金短缺困难。国家对边远农村配备远程教育,而县城学校却没有享受的权力,甚至出现人满为患的新问题。因此,贫困的西部地区又出现了新的“底线”需要提升。[4]面对西部地区的校际差异,我们应该全方位地考虑各项特殊因素,在政策、资源、教学等全面系统地实施“扶弱”政策,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的倾斜,这样会导致新的恶性非均衡结果。
四、以“一体化”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第一次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视。其本质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受教育权利基本达到普及,但是在质量上,仍然和其他发达地区一样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
西部地区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纠正长期的“重城轻乡”的思想意识,因为西部地区是以贫困的边远农村地区教育问题为主的。同时要谋求城乡教育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要素的流动和共享。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一体化的教育公平理念。创造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氛围,消除广大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的自卑心理,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使得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大的普遍认识。其次,我们要建立一体化的制度。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力争将教育管理主体提升到地级市,由市政府统筹全市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样将大幅度推进和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二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投入制度,这是直接导致城乡教育条件的巨大差距,因此要建立城乡统一标准和制度。三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因为教师是对城乡教育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力争在教师的编制、流动、工资待遇以及师资制度上达到城乡一体化。[5]
为了缓解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可以把最优秀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送到边远山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使农村的学生能够有机会享受到与城里学生同等水平教师的教导,接受同样先进的教学方法,享有同样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总之,要在“一体化”的理念和思维上,在“一体化”的制度和管理上,做到向薄弱层面的稍微倾斜。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最佳选择。
五、以“外援”政策应对区域差异
在《教育规划纲要》里提及到,要“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区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因此,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关照下,甚至在为数较多的国际性援助项目的推动下,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学校地区的教育改革,掀起了校舍的新建、重建、教学设备的配置到“参与式教学”、“参与式管理”等教育浪潮,这其实是西部地区正在经历的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式的推进。
从国内来看,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重点关注,为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提供政策上和经济上的保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从国际上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也是在数量较多的国际性援助项目的推动下逐渐发展和提升的。在解决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引进国际援助项目,涉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欧盟、英国国际发展等,旨在帮助广大西部贫困地区改变落后的基础教育现状。云南省通过引进福特基金会项目,以教育促进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及后续深化和推广实验研究项目,以乡为单位探索适合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实际状况、能满足社会转型时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例如,云南师范大学在此基础上成立“依托学校建立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行动研究”项目,促进云南省各项目点深入开展阅读活动,探索和创新开展阅读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提高阅读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各项目点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学习型校园和社区的形成,进而促进乡、县(区)域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推进县(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西部地区通过引入国内、国际“援助”的这一系列项目基本用于贫困的民族农村地区,通过政策“外援”、理念“外援”、经费“外援”、资源“外援”、师资“外援”等措施,旨在提升西部地区薄弱的义务教育底线,缩小区域差距,从而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底线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3-7.
[2]杨小微.以“多样优质均衡”回应“高端需求”——我国东部地区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新思路与新实践[J].基础教育,2013,(4):5-8.
[3]杨小微.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5):6-9.
[4]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13-17.
[5]徐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M].河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5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