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探

2014-04-29 12:23:38仲玉江周礼梅崔世荣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期
关键词:构建体系

仲玉江 周礼梅 崔世荣

[摘 要] 近年来,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构建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构建 农业经营 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19-0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新的经营机制。是对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发展。近年来,针对农业生产实际,东台市富安镇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一条龙产业发展的模式,带动了千家万户致富,农村正在向现代化迈进。东台市富安镇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全国著名茧丝绸之乡;全国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文明镇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创新型乡镇。

一、当前农业生产现状

富安镇共有耕地15.3万亩,常年桑园面积近5万亩,全年种植粮食17.2万亩,其中水稻6.6万亩、三麦8.6万亩、玉米2.1万亩、油菜0.5万亩、大豆0.6万亩、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1.2万亩,常年生产粮食15万吨,年亩产粮食1.2吨。全年发放蚕种17.4万张,生产蚕茧13.5万担,蚕茧总产连续22年蝉联全国乡镇之冠,栽桑养蚕亩平收入8500元,蚕茧总收入3亿多元;种植稻麦收入2500多元,粮经面积比3:2,粮经收入比3.2:6.8,桑园套种蔬菜亩增收入800元左右,已经形成粮桑二元种植结构。

栽桑养蚕形成的茧丝绸产业已是全镇农村的支柱产业,“富安”牌蚕丝为中国名牌产品,有望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富安蚕农合作社被列为国家级合作社。

建立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14万亩。利用民资兴办富强、东强、富隆、富源、富成5个稻米加工企业,“唯有”、“虎阜”、“茧都”牌大米已分别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米畅销上海、浙江、苏南等大中城市。

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等多途径利用,并形成了新的产业。富安茧丝绸公司实施锅炉改造,改燃煤炉为烧草炉,消化大量农作物秸杆;久胜环美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把农作物秸秆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制作包装材料;全镇有160多个秸杆颗粒饲料加工点,制作颗粒饲料养殖山羊、毛兔等食草动物。秸杆变废为宝,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遏制秸秆乱烧乱抛现象,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同时还注重培植农民经纪人队伍,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从事粮食、畜禽、水产品、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农民经纪人2500多人。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卖得掉。

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布局零乱,粮桑插花种植,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同时也制约了高效设施农业的连片发展;粮桑二元种植结构,稻麦连作栽培,导致病虫害一年比一年加重;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副产品附加值不高;更为突出的是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十分突出。以上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二、新型农业经营发展的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结构为压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创新组织形式,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新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适应市场多变的需求,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在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提供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推动农业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2.狠抓重点,培植亮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2.1巩固茧丝绸支柱产业,抓好蚕茧生产。抓住富安茧丝绸与苏豪集团合作的机遇,利用“全国茧丝绸?织造名镇”和“FUAN”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将要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等名片,巩固和发展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公司+合作社+基地”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国家级蚕业合作社为服务载体,不断扩能改造,延伸后道加工产业链条,提高茧丝绸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继续抓好茧丝绸产业园建设,明确建设主体,落实园区管理措施,力争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园区。

2.2以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整镇推进为抓手,利用绿色食品品牌,壮大稻米加工产业。以东台市惠丰、珠丰等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惠农植保专业合作社、裕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扩大植保、机插秧、机种、机收等专业化服务覆盖面,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形成“超市+合作社(企业)+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千方百计提高稻米产业的知名度。

2.3发展高效设施规模化种养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组建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千亩高效设施农业基地、规范化粮食生产基地。推行稻—瓜—菜“千斤粮万元田”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培植畜禽养殖大户,建立1-2个百万元纯收益的畜禽养殖场。

2.4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培植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引领的作用,继续抓好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桑园回铺秸杆和秸杆机械化还田等综合利用工作,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秸秆产业链,通过疏堵结合,切实解决秸秆乱烧乱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向上争取沼气建设项目,搞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遏制粪便乱排乱放的现象。充分利用水面资源,组建渔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水产业养殖,防止河道滋生杂草,从而保护水环境,使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企业和市场为建设主体,从田头到市场,从养殖基地到市场全过程的监督,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市场按照标准化生产,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出城乡人民放心吃的农产品,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三、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几点建议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营造环境条件。

农村与城镇差距突出表现在农村路道、桥梁、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缩小城乡差距,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集体、农民三方面共同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2.加大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

富裕农民,就必须要减少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减少从事种植、养殖的劳动力,通过城乡化、工业化建设就地转移劳动力。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加大农业专业化组织建设的扶持力度,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经营体制提供有利条件。

一是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二是扶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企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开发新产品,巩固和扩大富安茧丝绸企业集团等,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影响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知名度高、牵动力大、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形成产业集群。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继续对龙头企业用于原料收购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给予比例贴息,增强企业对基地的带动能力。三是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茧丝绸、粮食生产两大产业基地、建立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和茧丝绸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鼓励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围绕企业原料需求,连片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基地。加强原料来源、生产环节的质量监控,推行农产品原料质量检验制度。四是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推广“龙头企业+核心基地+加盟农牧场+合作经济组织”的连接模式。鼓励企业自建、农民大户筹建和社会各种力量联合建设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4.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为农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创造完善条件。

规范土地流转管理,由镇农经站牵头建立村镇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规范流转、依法流转奠定良好的基础。既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

5.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积极盘活市场资源,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有针对性地创新一些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充分体现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产品公平分配原则。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始终坚持城乡公平原则。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农业化道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

猜你喜欢
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流程分析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体系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3:18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