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图·湖南:资金是最大困扰

2014-04-29 08:18刘许生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软肋防灾备份

刘许生

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即天地图·湖南,由湖南省地图院负责承建。去年成功实现与国家主节点对接,已和5个厅局签订应用协议。

“目前,资金是我们的最大问题,希望有一个持续性的投入机制,以此保证数据的持续更新,从而保证天地图·湖南的生命力。”湖南省地图院院长刘治玉说。

数据持续更新的软肋

和政务版平台一样,数据更新也是天地图·湖南的生命源泉,目前软肋颇多。

首先是资金问题。刘治玉介绍说:“截至2013年,天地图·湖南已投入资金1700万。今年财政预算资金300余万元,只能够应付日常更新和维护工作;如果有大型外业采集数据和购买大型软硬件设备、数据等,缺口就会很大。同时,天地图·湖南是需要持续更新和维护的,就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因为我们目前进行的都是公益服务,没有市场收入,只能依靠财政资金。”

因此,他“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常态化、持续性的投入机制”。

其次是人才问题。天地图·湖南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包括很多分块内容,都需要专人负责。目前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专业人才架构,分5个小组,涵盖数据、影像等,大约30余人,其中核心骨干近20个。不过,相对于省级平台来说,力量是不够的。如湖南省地图院刘治玉所说:“就日常工作量来讲,翻番没问题。”

比如2014年,天地图·湖南的重点工作就是和天地图·中国平台融合。据湖南省地图院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朱家彪介绍,去年,天地图·江苏此项工作投入了近50个人,耗时5个月才完成,而湖南省的面积是江苏省的两倍。

难以持续、全面获取的高清影像也极大限制天地图·湖南的更新。据了解,目前,天地图·湖南的高清影像覆盖了60%左右,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等。而且,这些数据需要等到项目完成,汇交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后,天地图·湖南才能用。很明显,这也影响了快速获取影像资料的速度。

同时,因航拍成本太高,也成为限制天地图·湖南快速更新的最大软肋。

朱家彪介绍:“若资金充足,航拍高清影像获取应该按年度采购数据,但实际上成本很高。据了解,市场价是每平方公里200元,全省21万平方公里,就要4000万元,这是我们无法承担的。天地图·北京市能够做到一年一更新,一是北京经济条件好,二是北京面积小。”

难以整合的数据

天地图·湖南的数据收集渠道颇多,比如全省1∶10000影像图,1∶500的地籍资料,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全国农村土地确权资料等,看起来很丰富,实际上却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如刘治玉所说“有时候数据会打架”。比如地名地址偶尔会有变化,但因为更新不及时,可能就存在重叠的现象。同时,因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名地址标在村委会,有些是标在村子的几何中心。

“这些数据都是要在天地图·湖南中体现的,我们需要给他们统一一个标准,全省的行政村落就有5万余条,要理清,工作量很大,”刘治玉说。

另外,因采集的数据要素不一样,给数据整合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朱家彪说:“现在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采集的数据都是有特定目的的,基本上需要以全要素调绘;但实际上收上来的很多数据都只有框架要素,根本无法整合,需要进一步的外业调绘采集。”

需提上日程的防灾备份

天地图·湖南发展到今天,原始数据和已经加工形成的数据超过10T。因此就必须要考虑防灾备份的问题了,这也是2014年天地图·湖南预算会议上,相关专家提出来的。

“假设我们办公楼着火,那么所有数据将不复存在。”刘治玉说。

防灾备份分为异地备份和同城备份。比如天地图·中国的全数据备份放在克拉玛依,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的全数据备份在衡阳,都属于异地备份,这样备份的成本较高,需要独立的防火墙和专门的光纤等,但风险较低。

“若要降低成本,天地图·湖南的灾备也可以考虑同城备份,包括机房建设、软硬件设备采购、人员运行维护等成本,大约在150万左右。”刘治玉算了一笔账。

猜你喜欢
软肋防灾备份
“备份”25年:邓清明圆梦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短板与软肋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出版原图数据库迁移与备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