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尔特的她?或他?

2014-04-29 08:05施经
世界文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同性恋者罗兰自传

施经

我们越是习惯于相信性别是一种不可移易的天赐神物,就越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部分同性恋者是被迫造成的,他们不是由于自己的“天然欲望”或自身的禀赋特殊,而是由于自己人生轨迹的发展和压迫,在这种压迫之下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而后成为所谓同性恋者的。

罗兰·巴尔特就是这样一位被迫成为同性恋者的典型,在他因车祸去世前四年创作并出版的《罗兰·巴尔特说罗兰·巴尔特》则有助于恢复他被“制作成”同性恋的复杂历程并判明此观点。

罗兰·巴尔特出生于1915年法国诺曼底地区,是法国当代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也是结构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发起人之一。对于这样一位对知识界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大师,人们对他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他们的情感私密等问题都不自觉地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是长久以来,巴尔特对自己的私人生活从来不置一词,特别是他性取向,也一直不为人们所知。现在所以能够知道罗兰·巴尔特是一名同性恋者,主要是由于他死后部分的日记被曝光,而这些日记多多少少记录了巴尔特自己游走在男妓成群的街区的情景,但更为直接的资料则是源于他的这部自传性作品《罗兰?巴尔特说罗兰?巴尔特》。

但是似乎由于巴尔特在身前过分担心自己私密被轻易地曝光,他的这部作品完全用严肃和轻佻的符号学风格构成,并且在作品初稿完成之后就彻底打乱了原书的顺序。所以现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读者,第一个反应就是全书凌乱并且毫无章法,即便是专门的罗兰·巴尔特的

研究者,也只满足于从中提取一些片段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可是这毕竟是一部完整的作品,通过按时间顺序恢复这部作品原来的简单顺序和结构,这部作品的单纯性和趣味性就浮现出来了。

在这部自传中,罗兰·巴尔特坦言,自己在少年时代即希望得到爱和关注,这种愿望之所以如此强烈 ,并非由于现实之中(这里指童年时期)不能得到满足,相反,这种感情和冲动同人类任何的贪欲一般,不断地被已有的人类情感所强化。按现在医学界的权威看法,如弗洛伊德学派的见解,同性恋者所以成为同性恋是由于在幼年成长过程中性欲被不应该的扭曲而不能得到健康发展的结果,所以他们童年的不幸,他们童年的孤僻和自卑都可能使他们成为同性恋。但自传中清楚显示,他并未为自己的出生感到丝毫自卑,他始终以自己的家乡,以自己出生的这个结构简单、四面环山的城市感到骄傲,同时也时刻以自己能够保持温饱的生活水准的家庭感到自豪。他的童年,有兄妹和许多少年友伴的陪同,有自己的母亲的庇护,我们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愉悦,他的心理在幼年并未失衡。

这部自传存在着太多的令人费解处。如果小巴尔特的心中存在着如此强烈的对爱的关注,似乎本该在任何的回忆性片段中留下痕迹,但是自传中却没有任何一个具体可观的姑娘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只是一次又一次对爱情意义的叩问。是的!少年巴尔特憧憬爱情,但是他拒绝回忆自己爱过的姑娘的名字,这种拒绝背后无疑隐藏着许多无奈,但更为可能的是他企图隐藏自己被拒绝的事实。为何他不愿意承认这些简单的事实呢?因为罗兰·巴尔特天生具有的极度的敏感性和近乎可怜的自尊。这种自尊背后以及维护这种自尊的任何努力背后,站着的毫无疑问只是他的自卑,深入骨髓的自卑!

为何一个健全的家庭却带给他这种自卑的情结呢?在这部简约的自传中似乎找不到有效的解答。莫非他说过的关于童年幸福的那些话都是空虚和杜撰的谎言?可是,在巴尔特其它大量的作品中,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描写自己家乡千百度的美丽和自己母亲对他抚养的恩德。但这种自卑情绪直接来源应该是由于巴尔特从小体弱多病。他在自传中留下了一条显得格格不入的回忆,讲的是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一个小土坡上一起玩耍,大家一个个从土坡上滑下去,但是小巴尔特却由于极度恐惧,不敢往下滑。大家以为这是他故作孤高的表现,所以为了惩罚离群的小巴尔特,他们在地上画了个圆圈,要求他待在里边,不让他从这个画的圆圈中走出来。最后还是由于母亲因为等待他回家吃晚饭的时间过长,终于在毫无头绪的寻找过程中发现小巴尔特一个人站立在土坡旁边的一个小圆圈里,一动不动。虽然在自传中也记载着许多和童年的玩伴愉快玩耍的事情,但是由于他自小体弱多病,不免有些胆小怯懦,更兼他生性敏感,他确实在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就陷入自卑的泥淖里。

罗兰·巴尔特一生 四次被送入疗养院。第一次是在1934年末,巴尔特刚刚结束高中会考之后,由于肺结核病情的迅速恶化,他被送到位于比利牛斯山阿斯普斯山谷的博杜镇的一个专门疗养院接受治疗, 他也因此和巴黎高师无缘。第二次是在1943年,这时候巴尔特刚刚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正准备有所作为时,病魔重又袭来,打碎了他的美梦。其间由于他急切希望改变自己无所作为的人生状态,主动放弃治疗。但不久结核病复发,随之而来的就是他第三次被送入疗养院,时间是1945年到1946年。第四次被送入疗养院则是在1947年。 这四次入院治疗经历可以说贯穿于他一生最重要的时期。由于这几次治疗,他与自己曾经重要的期许失之交臂。疗养院的经历无疑是造成他自卑心态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一生中最主要和最痛苦的回忆(但是他却天生似乎着魔般地喜欢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并且由于自己的这段经历将自己同其他的伟人做比较,这不能不说巴尔特内心深处存在对这段经历复杂的受虐心理)。

没有人知道他在疗养院里具体发生了什么,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人来探望他 ,如同他在自传中回忆的,他也几乎是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没有什么玩伴了。这是多么凄凉的感悟!

现在关于巴尔特的回忆录作品中都喜欢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称当时巴尔特喜欢给疗养院的老人阅读自己看到的书籍,以致当时一位病人就一本正经地指出:“他(指巴尔特)最后一定能进研究院。”但是在巴尔特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记录,显然这些叙述杜撰多于事实。罗兰·巴尔特在疗养院的主要活动似乎就是读书,也时常会为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做一些卡片,但是他从来没有给老人读书或者读报的习惯。在自传中他说到自己在第一次疗养院期间主要阅读了米什莱的著作,后者日后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巴尔特作品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同时,在入院治疗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巴尔特一直在阅读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即托马斯·曼的《魔山》!

罗兰·巴尔特在后来给一位友人的书信中回忆说,他觉得自己因结核病而待在疗养院的经历,如同是《魔山》中主人公经历的“现实版”一般!

没有人留意这句话,但这句话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读者已经很难体会《魔山》这部作品给当时的欧洲知识界所带来的冲击了。《魔山》是托马斯·曼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花费了整整12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不朽之作。小说讲的是大学生汉斯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肺结核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结核病,被迫留下治疗。治疗期间他接触到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异、思想各异的人,并爱上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由于受到了神秘主义、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思想影响,汉斯终于变得精神混乱、意气消沉,深陷“魔山”不能自拔。 最后,由于恋人的去世,精神理想的破灭以及战争的爆发而终于走出“魔山”的汉斯成为一种譬喻式的人物典型。

在疗养院期间,巴尔特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魔山》,他是在寻找这种譬喻和象征! 虽然他得的是和汉斯一样的肺结核,虽然他可能也接受了各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影响,虽然他也一样倍感孤独,甚至更加孤独。但是他却没有经历“爱情”!

最终选择放弃爱情的“魔山故事”和从未在疗养院拾起过爱情的巴尔特是根本不一样的。 爱情缺位的巴尔特,他的“魔山”经历是畸形的。如果他要说自己的疗养院经历是“魔山”的现实版,那么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他必然在疗养院时期期待过爱情。但他在自传中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而仅仅在表达着一种相似的赤裸裸的愿望。

无论巴尔特在疗养院期间是否经历了一段爱情,最后他肯定只收获了失望。因为在自传中,关于疗养院的回忆部分,表征着失望、消沉情绪的词汇、句子俯拾即是。他相当绝望,认为自己被逐出了生活和世界,他已经没有一丝的自信, 认为自己已经被世界放逐,被爱情抛弃!他放弃重返社会的希望了。

可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治疗结束 ,他康复了!他重新回到了社会,并且再没有像过去那样时不时又被召回疗养院。

然而,重新回到生活中的他却在自传中说:“符号比生活更真实,或者真实的从来只是符号。”他已经变得太消沉了,他习惯这种孤独、消沉的感觉 。

他在拼命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在自传中他抱怨生活的单调乏味、抱怨自己“躯体”缺乏吸引力,但同时发现,自己的“性欲”无法压制。 作为排解消除这种矛盾的唯一途径,罗兰·巴尔特最终选择成为一名“同性恋者”。

罗兰·巴尔特选择了“寻找男妓”,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期许的快乐。他可能一直设想过这种同性恋的生活以弥补内心的空虚,《魔山》中也有大量关于同性恋的描写和议论,他也将这些对白烂熟于胸, 强迫自己慢慢适应这种激情和感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但他在自传中却只能一次次抱怨并且常常懊丧到流泪,因为他痛苦地发现这些男妓“不愿接近我,接触我的肉体”,他又一次感到在爱情层面上的失望和自卑。

巴尔特从未真正从同性恋的乐趣中得到满足,相反,他尝到的多是受挫的滋味,但他似乎又总喜欢摆出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来。 朋友们都已经察觉到他的无奈,有一次一位朋友问他:“假如克里斯蒂娃接受你的爱情,你会放弃同性恋吗?”巴尔特笑而不语。

这一不置可否的态度至少可以表明,罗兰·巴尔特曾经对自己骄傲的学生克里斯蒂娃表达过好感,并且他的爱情是为自己身边的人普遍感受到和知觉到的,但是最后无疑地,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在那“一笑”之间已然感到深重如许的自卑和自嘲。

同性恋不仅仅只是一种生理症候,它必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解剖、被分析。虽然现代的医学界权威们、精神分析师们都希望我们相信,同性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基因选择的结果,或者是由于幼年性欲被扭曲、倒转或压抑的结果,但却忘记了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另眼相待已经为“同性恋者”画了一个带着歧见的圆圈,他们让同性恋者乖乖地待在里头,但是这个圆圈不是保护同性恋者的属地,圆圈里面没有平等,只有歧视!可是这些歧视者却忘记了部分同性恋者只是由于不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正当的性体验或者性宣泄而成为同性恋者的,而这种悲剧(如果可以说是悲剧的话)的造成,这些画圆圈的人是要负责的。

当罗兰·巴尔特跨过马路时,一辆汽车冰冷、机械的外壳撞上他的“躯体”,他的生命就此结束。巴尔特在自传中曾经说过,当疗养院的医生为他做气胸手术的时候,他已经感觉不到自己“拥有”这份躯体了。是的,由于肺结核,由于长期同世界和爱情的隔绝,罗兰·巴尔特从未重拾自己的躯体,从未体验过激情“贯穿”这副“异己”的躯体时的情景和滋味。他选择的是悲情路径,可是,凡选择了悲情的,最后只能被悲情吞噬,因为这是“一开始决定的”。

罗兰·巴尔特,一位情非得已的同性恋者,因为孤独而独断的选择,因为倔强的情非得已,所以没有人重新回忆他的生活和躯体。人们记住了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记住了同性恋者罗兰·巴尔特,但是忘记了罗兰·巴尔特。虽然他留下了怪异的自传性作品《罗兰·巴尔特说罗兰·巴尔特》,但它多大程度上恢复了罗兰·巴尔特的真实面貌?

猜你喜欢
同性恋者罗兰自传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致罗曼·罗兰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罗兰·希尔与邮票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苹果CEO宣布出柜
关于推荐《施仲衡自传》的通知
《我母亲的自传》中的创伤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