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的江湖

2014-04-29 07:32唐怡园
记者观察 2014年2期

唐怡园

“冯小刚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他拿得起、但不是很放得下。”与他结识20年的院线人高军说。最近让冯小刚“放不下”的,是对《私人订制》的各路差评。2013年12月19日影片上映,票房10天突破5亿,但吐槽恶评也与票房成正比。12月29日,沉默数日的冯小刚终于爆发,连发7条微博炮轰影评人。在亮相《私人订制》的拜年会时,说起被影评人“误解”,他把自己与张艺谋相比较时坦言,“我不能像张艺谋那样,任别人侮辱就是不吭声,那样会得病的。”

中国票房年年走高。电影作为娱乐产业中的热门,门槛也渐低。“暴利”行业中总是充满了投机者和摇摆的理想主义者,得病的是中国电影的行业生态。“冯小刚骂”不过借助其名人效应暴露了行业一直存在的乱象。影评人的圈子更是一片江湖。何谓江湖?江湖是指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骗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生存形态。

中国电影生态的食物链底层

无论中美,每逢新电影上映,制片公司招待媒体、知名影评人先于公众看片。发表影评,这都是行业手段。所不同的是,在美国,绝大多数影评人是不敢收取制片公司“好处”的,一旦被发现,影评人之路,甚至写手之路就此终结,任何媒体不会再刊载这个有污点的写手的任何作品。大环境决定了影评人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在中国,这种先行看片会则充满中国特色:记者、影评人参加看片会,是给制片公司面子,公司不能让人家白来,“红包”是必须奉上的;影评人拿了红包,等于吃了人家的嘴短。回去自然会把影评写得优点放大,缺点带过。也有时候为了炒作,故意把片子骂的一钱不值。总之,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按人家的要求写,否则就是给脸不要脸,以后也别再这个圈混了。如果只是不专业,那毕竟还会有一些人坚守着业余影评写作这条路。但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人情、红包,这两样杀手锏,彻底打灭了影评人的权威感。

虽然不至于每个影评人都在制片公司的淫威下屈服,但拿红包、写软稿的现象的确大面积存在。这个现象说来不陌生。何止影评界,全国各行各业几乎都存在这种现象。正如全国人民都越来越不相信专家了一样,影迷也因为人情稿、红包稿,而越来越不相信影评人了。

影评人不可信。倒霉的是观众。在美国,经常有电影因为先行看片会上被各路影评大佬骂得狗血喷头,而回炉重剪乃至重拍。因为观众信任影评人,一个影评人说差,可能是他个人口味问题;所有人都说差,那一定是真差。影评人敢说,影迷愿意相信,制片公司就会有所忌惮,不把电影改好的话绝不敢拿出来现眼。到时候票房糟糕。吃亏的是自己。

反观中国,没有具有权威性的影评人把关,电影拍得多烂都敢拿出来放。等第一拨看过的观众大呼上当之时,制片公司已经回本了。因为电影上映的首周票房会占据总票房的30%-50%,一致的差评反而还会激发观众前往影院“我非得看看这片究竟有多烂”的愿望。很多烂片就在这种上映前忽悠。上映后审丑的畸形运作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

影评人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写了几十年影评的人在欧美并不鲜见。而国内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人以写影评为跳板。写出名了就去做编剧、策划、经纪人等更赚钱的工作。这是市场决定的个人行为,无可厚非。资深、有公信力的影评人稀缺。这是国内电影行业的尴尬之一。影评人另一大流向则是成为“水军”。自从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制片方公开承认雇佣“水军”为电影宣传后。电影宣传发行环节的乱象算是被拨开了冰山一角。所谓水军。干的无外乎是两件个事:说自己电影好,说同档期的竞争对手不好。带着这样明显的倾向,评论自然不会客观。被收买的影评人往往会在“水军”中充當意见领袖和宣传排头兵的作用,不断地干着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工作。

上面描述的中国影评人困境。大致可用如下流程图显示:影评人养不活自己——不专业——不独立——受困于人情、红包——写软稿——影迷不信任——制片公司拍烂片——更加轻视影评人——影评人更养不活自己。越来越多的影评人转行其他工作,使得中国影评人制度还未出生,已经濒死。如果把中国电影生态比作一个食物链的话,文字工作者无疑处于底端。

“行业”的黄昏:未生已死?

在中国传统的手艺行里,讲究“先做到,再说话”。这个思路深刻影响了文艺界。凡上映一部新电影。网上必有两股声音:一种是贬斥嘲讽,把影片中的漏洞、缺点批驳一通;另一种是支持的声音,而且在支持之外不忘对前一种人说这样一句话:“你有什么资格说人家?你有本事你去拍啊,你拍的肯定还不如人家呢……”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影评人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而且是独立于电影之外的另一个行业。虽然是先有电影才有影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评人要依附于电影产业存活。这就好比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弱不禁风的一个姑娘,手无缚鸡之力。打架肯定谁也打不过。但她熟读各种武术书籍,对武林各路的招法了如指掌,整个江湖的“武术评论家”里,没有人比她更专业,更权威。影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王语嫣。

另外一种误区则走入另一种极端,认为电影评论要像其他文艺评论那样。把影视感受提炼、拔高。成为一种非常凝练、高深的文字。越看不懂,说明影评人水平越高。

这种看法不能说完全错,毕竟影评也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用一些专有名词、术语来行文造句。但如果把这个作为追求,则本末倒置了。影评说到底,是沟通电影和观众的桥梁。是写给观众看的。影评人既要考虑电影的艺术意义,也要顾全它在消费层面的意义。现在国内影评人之所以权威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软文写的故作高深。软文最大的特质就是混淆视听,比如将一部大家后悔观看的影片赋予女性主义的标签,并用一种沾沾自喜自我核心的语调表述出来。

观众对影评人确有误会,但对中国的影评人没有。国内影迷聚集地豆瓣网发起了一项关于影评人职业的“问卷调查”。内地影评人木卫二表示,10年前,不少知名影评人的稿费标准就是200元/千字。10年过去,许多报纸、网站和杂志的稿费依然维持在200元/千字,其坚挺程度,令CPI和房价为之汗颜,对影评人靠写稿维持生计存在疑问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影评人的前景也不怎么好。如果影评和文字在中国真的值钱。那么多所谓的影评人就没必要去当枪手,更不用进影视公司去为稻粱谋。面对不断飞涨的电影票价,影评的稿酬保持不变,可以说,中国的影评和电影市场完全脱节,和电影票房的关系和拉动力基本不存在。许多出品方和宣传方既想要观众的票房,又想要影评人的口碑。说到底,枉费心机。

中国影评人,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呢?结论是尴尬的:水平先不论,中国根本就没有影评人制度。首先必须说,这个现状是客观事实造成的。因为在整个电影产业中,分给影评人的那块蛋糕太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像伊伯特那样单靠影评为生。现今活跃的那些影评人,都有一份正式工作,写影评只是业余爱好。如果说影评在欧美是一个行业的话,在中国,这个行业其实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