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淮
材 料
小和尚拿着一碗米问师傅:这碗米有多大价值?师父说:要看在谁的手里,要看怎么弄——添点水放到锅里煮一煮,成为一碗米饭,这是一块钱的价值;放在水里泡一泡,用四五个粽叶包一下,是三四块钱的价值;在米里加点酒曲,成为一壶酒,是二三十块钱的价值。
简 析
一碗米,因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产生的价值差距,在于眼光和识见的高下。材料可析出“眼光/坚持”“方法/选择”“价值/创造”等关键词。关键词侧重不一样,立意也就不同。
改 编
下面是不同论点下对原材料的不同“改编”。
论点一:心忧天下,高瞻远瞩,方能成就灿烂人生。
同样的一碗米,制作方法不同,却有一块、三四块、二三十块的价格悬殊。究其缘由,应是制作者的胸怀和识见不一样。
心忧天下,方显高尚之情怀;高瞻远瞩,能得指点江山之豪情。不是的吗?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孙中山意识到唯有革命才能推翻满清政府,历经坎坷终于结束了二千年的帝制;毛泽东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率领民众开创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邓小平彻悟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引领国人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昂首阔步。而汪精卫认为武力抵抗强大的日本必定亡国,死心塌地做起了汉奸;张国焘认定做共产党个人没有前途,于是跑到国民党那里做了走狗;周作人认为挂个汉奸牌牌无伤大雅,留下无尽的悔恨。
须知:认识的高下决定人生行走距离的远近,追求目标的高低决定着前进动力和收获成功的大小。
点 拨 由一碗米所创造价值的悬殊,指出起决定作用的应是“制作者”的“胸怀和识见高低”,论点鲜明。例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引用材料概括简练,排偶句式的选择,使论证很有气势。
论点二:选择不懈的努力,提升你的人生价值,你的生命将大放光彩!
一碗米,有人从中收获三四块钱,有人却仅仅收获一块钱,而有人却能从中收获二三十块。这是因为当初的选择所致:选择简易、便捷,你会收获微薄;选择高远并不懈努力,你会收获灿烂和辉煌。
不是的吗?同莫言一起选择文学的人,因为只求“简易、便捷”,而烟消云散;只有莫言登上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奖台——因为他“选择高远”。而在二十多岁遭遇双亲被暗杀的朴瑾惠,在二十九年远离政坛的岁月里不懈地积累能量,终于突出重围,成为东亚第一位女总统——他们本可以选择简单的人生,从青丝到白头,悄然消逝。但他们选择了“不懈”,让世人看到他们的人生光彩。
点 拨 先用一个长句概述材料,以引起人们思考,接着以莫言、朴瑾惠两个典型事例论证,水到渠成地得出“选择不懈的努力,提升你的人生价值,你的生命将大放光彩”的结论。事例典型,内容充实,语段顺序井然,逻辑严谨。
论点三:人生需要漫长的积累。
十分钟的蒸煮,能化成一碗饭的价值;几张粽叶的包裹,迎来三四元的前程;经历长时的发酵,一碗米就成为二三十元的美酒。其实,精彩的人生也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厚积薄发才能拥有回味甘醇的精彩人生,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人生如禅修,不积累,何来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正如莫言所说:“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这全取决于我们的眼光和态度。”我们进入社会的最初状态也就是一碗普通的米,但只要找到人生的突破口,并为之坚定地去积累,去提升,必将酿造出郁香扑鼻的人生美酒。
点 拨 首先用三个分句对材料进行概述,继之以“人生”类比,独具慧眼提出“厚积薄发才能拥有回味甘醇的精彩人生,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的论点。接着引用莫言名言,阐释厚积薄发“全取决于我们的眼光和态度”,最后紧扣材料做号召性收束。
材料改编精要,叙述干脆,论证圆润。
论点四:创造生命的价值,增加生命的厚度。
一碗米看似平凡,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添水放入锅中煮一煮成了一碗米饭,则有一块钱的价值;用粽叶分开包一包,则有三四块钱的价值;但加点酒曲经过一番酿造成为一瓶酒,就有了二三十块钱的价值。其实人生亦是如此,我们做好自己,自然便有了自身的价值;我们不断创造,提升自己便创造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如果融入社会,勇于接受生活的磨难,用道德良知为前方的路点亮一盏明灯,则酿造出了夺目的价值。一碗米是有限的,正如我们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创造生命的价值,增加生命的厚度,酿造出属于自己的岁月醇香。
点 拨 开篇是常见的引述,然后由“米”到“人”,提出做人的三个层次:做好自己,便有了自身的价值;不断创造,提升了生命的价值;点亮一盏明灯,增加了生命的灿烂。于层层推进中照应材料,亮明观点:“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创造生命的价值,增加生命的厚度,酿造出属于自己的岁月醇香。”章法虽是俗套,观点却一点也不落俗,见识超凡是其成功的原因。
作 业
就以上材料提炼一个不同的观点,并依据这一观点修改以上的材料。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