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水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5-01
小反刍兽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小反刍兽假牛瘟、Kata、胃肠炎-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肺炎肠炎综合症。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为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兽疫动物的严重的急性、烈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
小反刍兽疫病毒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状。牛瘟病毒没有病毒颗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亚单位,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胎绵羊肾、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二、流行病学
美国白尾鹿、绵羊、羚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要感染动物。山羊是发病最为严重。猪、牛通常会被感染。
最早于1942年在西非的象牙海岸发现,之后陆续蔓延至西非、中非、中东;20世纪后期传至印度。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部分地区。2003-2004年26个国家报告发生PPR疫情,其中亚洲11个。
2013年12月以来,我国新疆发生多次疫情,并迅速在国内多个省份传播扩散;至2014年6月10日国内公布的疫情大概涉及22个省份(京、闽、琼、鄂及青岛、深圳未免疫)。
隐性感染动物和患病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且羊处于亚临床十分危险。病羊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眼、口、鼻)、飞沫(咳嗽、喷嚏)、精液、胚胎均含有病毒。在表现临床症状前2天即可排毒。
山羊最易感(特别是小型品种)、绵羊次之,幼龄比成年易感。牛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猪可实验感染、不排毒,人不感染。
三、临床症状
4-6天为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但也不乏会出现1-10天的情况,21天是《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规定,因此,但最长不会超过21天。
绵羊不曾出现严重病例的发生,然而山羊是最为严重的。口疮样病变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还会出现。一般持续3-5天,体温在41℃左右,在此期间会出现口鼻干燥,被毛无光,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症状。在前4天发热时,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坏死性病灶出现,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日后变成粉红色,下齿龈、下唇等受感染。坏死病灶波及腭、颊部、齿龈及其舌头、头等处为严重病例。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导致消瘦,体温随之下降。
温和型:症状较轻、发热、咳嗽、类似感冒。
标准型:发烧持续3-8天,体温40-41℃,眼结膜发红,分泌物增多(口、鼻、眼卡他性、脓性),2-3天后严重腹泻;严重时口腔溃疡(口唇发泡、坏死结痂,齿龈溃烂,口腔干酪性物,类似口疮、口蹄疫)、支气管肺炎(咳嗽、气喘),一般5-10天后死亡。
急性型:感染后1-2天急性死亡。
四、病理变化
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硬腭及咽喉部严重时会被传染。瓣胃、网胃、瘤胃很少出现病变,而最常出现病变的是皱胃,创面红色、出血、有轮廓、有规则的糜烂经常在病变部出现。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脾有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大。在喉、鼻甲、气管等处会出现出血斑。
五、诊断
初步判断可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判断,只有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确诊。
抗体检测:采集血清,采用ELISA(非免疫羊C-ELISA、免疫羊I-ELISA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
病原检测:活畜采集棉拭子(用棉签采集口、鼻、眼、肛门分泌物,置于装有PBS或生理盐水的试管/离心管中);死畜采集淋巴结、肺、肾、肝、脾等病变组织。采用普通RT-PCR或荧光定量RT-PCR。
六、防治
如若出现此病的发生,患病和同群动物应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进行扑灭措施,并进行捕杀。一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执行,对受威胁区和疫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OIE推荐的PPRV75/1毒株弱毒活疫苗,国家标准至少103.0TCID50/头份,企业标准103.5TCID50/头份。-15℃保存有效期12个月。疫苗使用无需加量,颈部皮下注射,有效期3年。掌握好注射部位和深浅,避免伤及神经和血管。与FMD、羊痘、三联四防免疫要有间隔时间。发生疫情地区对1月龄以上新生羔羊及时补免。免疫后5-7天可检出抗体、14天合格率达70%以上、21天合格率达90%以上。通过基因测序鉴别疫苗毒和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