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很多地方说要打造食品追溯体系。食品追溯体系需要哪些技术?有哪些困难?
在讨论食品追溯体系前,我们需要先认清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经济学家Caswell and Padberg 在1992年提出一个概念,将商品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搜寻品( searchgoods)是指购买前消费者已掌握充分的信息;经验品( experience goods)是指只有购买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任品( credencegoods)是指购买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的商品。
食品和农产品有经验品的属性,如口感、风味等只有购买后才能判断质量;但更重要的是信任品的属性,对普通的消费者而言,与安全相关的一些信息包括农药、兽药、激素、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水平,也包括因产地环境造成的包括汞、砷、铅、铬、镉等重金属残留水平,还包括食品包装储运中的保鲜剂、催熟剂以及包材中有害化学物等的污染,即便是消费之后也不能做出真实正确的评判。
信用品的质量安全属性没有参与交易,所以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逆向选择而造成市场失灵,优质不能优价,劣币驱逐良币。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就是一种“吃了不倒”的低水平均衡。拿牛奶举例,鲜奶散收,如果没有追溯体系保障,安全事故无法追溯到源头,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坏的制度催生了人性的恶,好的生产者被逆向淘汰掉,坏的生产者却浑水摸鱼如鱼得水。这是建设食品追溯体系的现实意义。第一步要研究明白需要追溯什么信息?第二步是这些信息应该如何被采集?第三步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技术来采集?
8年前开始,我们和日本几家有机农业机构打交道,后来去日本访问一些农场主,让我们吃惊的不仅是白板上严谨的种植计划,还有详细的土地种植历时记录表,产品的生长履历,农户的档案(甚至包括父母妻儿的姓名)等等。虽然只是一些纸质版的档案,但比那些单纯酷炫的技术要扎实的多。
但是完成了以上三步,仅仅实现可追溯也还是远远不够。
为什么?国内20多家有机认证机构,这么多年来也做了很多农场的实地探访和评估认证工作,但为什么还是声誉日下,无法取信于人。就是因为不够透明。
唯有透明,而不是黑箱,才能让追溯从企业的深闺走向大众,才能将无数消费者的压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才能实现坏人做不了坏事的制度安排。(解答人赵翼:「乡土乡亲」创始人,创建透明溯源农业品控体系消解逆向选择。)
医保有哪些类型?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医疗保险?
有工作的,单位正规的话,应该去社保部门参保登记,这种叫职工医保,全称一般为城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种一般是单位交你社保基数 (或称认定工资)的8%。个人交2%,
这里面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公务员同样参加职工医保,但他们还额外有一个公务员补助,财政会额外按比例和基数交点钱,所以他们的报销会高些,但和社会上的流言不一致的是,公务员多报销的钱,完全没有挤占普通职工缴纳的医保费,多报销的完全来自财政的额外缴纳的公务员补助。
没有工作的,如果户口在农村,就参加新农合,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口在城镇,就可以参加城居医保,全称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两种保险都是个人每年交几十块钱,各级财政每年补助几百,报销比例也基本一致,现在很多地方都把这两种统筹到一起,缴费金额、补助金额和报销政策完全一样
属于政府行为的医保还有一种,就是离休人员和1-6级的革命伤残军人,他们单独参加的离休医保,待遇高,基本上是全额报销。
至于商业保险,就鱼龙混杂了,种类太多无从谈起,建议买之前多研究合同细则。
报销比例和各地的政策有关系,和个人住院的用药情况、检查情况有关系,医保只按比例报销目录内的费用,如果你花了很多目录外的药品、检查、可能就报销不了多少,如果都用的是目录内的,即使钱花的多也能大部分都报销,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夸有人骂医保的原因,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我们能统计出一个地区的整体报销比例,职工医保一般报销比例在70%-80%,居民和农合一般在40-50%,离休人员全报销。(解答人棍棒:政府公务员)